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下岗工人出版百万字“春秋名相”系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06:4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56岁的朱秀君下岗已经十多年了,为了生计干过推销员,做过外聘编辑,辗转于各地,去年回到南京,至今仍住在六合一个租来的不足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然而就是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的人,用了3年时间,写出120多万字的“春秋名相”系列:《管仲》、《晏婴》、《伍子胥》。日前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朱秀君也成了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

  贫病交加拿起笔

  1990年,仅有初中文化的朱秀君从六合化工机械厂下岗了。为了生计,他跑到苏州一家装饰材料厂当推销员,因为性格内向且没有推销经验,业务做得不尽如人意。一个月工资就100多元,除去每天5块钱的住宿费,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5元钱,他只能买5毛钱菠菜用开水烫了蘸着辣酱吃,外加两个馒头。这样的苦日子熬了一年多,朱秀君辗转到了河南,他先后在几家报社做外聘编辑,收入还算“可观”——每月600多元。但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他患上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症,走50米路就得坐下来喘半天气,朱秀君不得不离开报社,生活一下子又陷入无法形容的窘境:远在辽宁工作的妻子每月只能拿400多元工资,除去每月将近200元的医药费和80元房租,剩下来的生活费屈指可数。躺在病床上,朱秀君思量着如何改变现状,从小埋下的文学梦这时迸发了出来。

  拿废病历当稿纸

  朱秀君自小爱读书,最爱的就是历史书。但他不想写帝王题材,因为二月河已经写了很多。他发现春秋名相传记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空白,“虽然有人写过春秋楚国亡臣伍子胥,也有人将他搬上了京剧舞台,但那些都是以他的政治生活为主题,一点也不生动。管仲、晏婴两个名相的题材从来没人涉及过……”

  确定写作对象后,朱秀君先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去翻阅大量的资料,光笔记就做了几十万字。写一篇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需要耗费大量的笔墨和纸张,没有多余的钱买稿纸,他就跑到医院找废病历纸,到大街上去收集广告传单。2002年1月,朱秀君开始动笔写《晏婴》,9个月后,他修改完该书的二稿,开始拖着病体远赴北京寻求出版社。八上北京跑出版背着厚厚的书稿,朱秀君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看着他一身破旧的打扮,再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接待他。作家出版社的一位副总编辑看到他奔波劳累的样子,同意收下书稿看看,让他先回辽宁等消息。等了两三个月后杳无音信,朱秀君再次跑到北京,出版社给出的意见是:“手写稿必须打印出来编辑才能看,打印出来还得等上半年才能决定是否能出版,如果你等不及,就先拿回去。”

  无奈之下,朱秀君只能拿回书稿,天天在北京的大街上转悠,饿了就买点大饼充饥,住不起旅馆就花10块钱睡地下室。前前后后跑了8次北京,朱秀君终于敲定了新书的东家——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看了小说的前50页后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提出让他写好《管仲》、《伍子胥》后一起出一套“春秋名相”系列。2004年10月,朱秀君将3本书稿全部交到了编辑手中,等待出版的好消息。春秋系列备受肯定等待消息的日子是漫长的,而此时,朱秀君的妻子又下岗了,每个月只能拿197元的低保,这就是当时他们生活的全部来源。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两口子穷得快揭不开锅的时候,南京的一位朋友给他捎去了好消息——南京市文联招聘签约作家。经过几番努力,去年10月,朱秀君成为南京市文联的一名签约作家,拿到了1万元特别津贴。这笔钱犹如“雪中送炭”,因为至今还未拿到出版社的稿酬,夫妇俩“勒紧裤腰带”用1万元的特别津贴过日子,目前还是每月花200元租住在六合城区的一处小房子里。

  日前,记者从光明日报出版社了解到,长达120多万字的“春秋名相”系列目前已正式上市,首印6000套。“首印超过5000册的书都是出版社比较看重的,没想到一个半路出家的下岗工人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该书也将是我们出版社今年全国书市重点推荐的作品。”朱秀君新书的编辑温小姐说。同时记者也从朱秀君口中了解到,因为“春秋名相”系列备受欢迎,目前光明日报出版社又约他着笔写《越王勾践》。朱秀君的目标是,自己写的历史小说系列从文学造诣到图书销量,都能超越二月河!南京日报记者顾小萍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