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姓工程 盛世丰碑——写在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09:00 东方网-文汇报

  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历史将铭记这一天:2006年5月20日,世界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巍巍大坝横江而起,傲然矗立,像一尊巨大的钢琴,伴随着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奏响激越奋进的凯歌。

  民心工程人民建

  三峡工程是第一个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而兴建的基本建设工程。今天,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

  今天一大早,陕西省安康市大同镇庙垭村农民陈玉红打开电视机,等着收看大坝封顶的历史性瞬间。1997年12月11日,陈玉红从电视上看到了大江截流的盛况,心潮起伏,过完年就和一帮兄弟来到三峡工地打工,亲历了整个施工高峰期。

  陈玉红干的是工地上最累的工种——混凝土工,由于常年被碱水浸蚀,他手上、脚上到处是伤痕。最难受是夏天,40多摄氏度高温的仓号里,钢筋烫得像火炭,一不小心就会受伤。在工地干了8年,他没回过一次家,直到去年女儿要做手术,他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三峡。

  就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没有任何荣誉称号,挣的工钱也只够孩子上学,但他8年的汗水都融进了三峡大坝。他说:“每次看到关于三峡工程的新闻,我就特别兴奋,就像当兵的喜欢看战争片一样。”

  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的现场指挥是31岁的中队长邓永平,进驻三峡工地8年来只回了三次家,第三次回家20天就把媳妇领到了工地。谈到家庭,他一脸憨厚的笑:“我们哪里有时间浪漫,结婚后有口热饭吃就行。”

  邓永平的同事蒋柏杨是名技术员,一个月前女儿满月,中队给他4个小时的假,他乐开了花。每次下班回家,他总是哼着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妻子辛苦了》:“妻子啊妻子你挺辛苦,你苦净在心里苦……”

  在大坝建成前夕,记者到医院探访了病危中的工人郭均峰。就在十几天前,他倒在了工地,四肢不能动弹。没日没夜干了这么多年,现在竟无法亲历大坝建成的喜庆场面,竟无法和工友们拥抱相庆。

  从这些最普通的三峡建设者身上,人们深切感受到,“为我中华,志建三峡”决不是一句口号。

  三峡大坝1635万立方米混凝土,正是他们用一方方土石、一颗颗螺丝钉、一滴滴汗水铸成的。

  三峡工程又何止属于建设者?它属于全国人民,连着你我他。全国电价加价组成的三峡基金,到去年底已到位623亿元,相当于全国人均为三峡建设贡献了近50元。全国20多个省市向库区对口支援,投资金、设项目、输技术,谱写了一曲团结互助的时代交响。

  百万移民携老扶幼,一步三回头,挥泪别故土……他们的付出有多少,他们的情思就有多深!

  千秋丰碑盛世立

  开工建设13年,三峡工程水库提前蓄水,机组提前发电,大坝提前建成,整个枢纽工程有望提前竣工。

  面对着一系列“提前”,满头银发的两院院士潘家铮连叹“没想到”:没想到国家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快,没想到科技水平进步得如此之快,没想到管理水平提高得如此之快,让三峡工程进展得如此之顺利。

  年近八旬的潘家铮见证了三峡工程设计、论证及建设的历史,他深知进展顺利的秘密。

  实事求是,是三峡工程决策者和建设者共同恪守的信条。几十年来,人们对三峡工程一直有不少担忧和质疑的声音,正是这些不同意见,促使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更加审慎严谨,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苦苦追求“好处最大、坏处最小”。开工以来13年间,有15%的建设项目得到调整,其中永久船闸建设中有近一半的项目得到调整。

  创新是三峡工程不竭的动力。有人说,全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三峡工地”,这句话不无道理。十几年来,全国各地上万名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了700多项发明专利,连续三年混凝土施工刷新了世界记录,两次截流堪称世界截流史上最伟大的壮举,大型发电机组的制造6年跨越了30年的技术差距,工程建设中的百余项“世界之最”更令人刮目相看。

  “质量第一”是三峡工程始终如一的不懈追求。“千年大计、国运所系”,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全国人民的期盼,言犹在耳。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促使建设者们始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创造的“三峡质量标准”成为世界水电界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站在坝顶,潘家铮院士自豪地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又一次表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任何河流上建造任何类型的高质量大坝。

  造福万民谱新篇

  三峡工程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三峡工程带来的福祉惠及亿万百姓。

  今年汛期,三峡水库可蓄水至150米,提供73亿方防洪库容,如果再遇上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通过调度完全可以保证中下游安全。到2009年竣工后,水库拥有221亿方的防洪库容,将使中下游1500万人民免受灭顶之灾。

  2003年7月,三峡电站首批机组提前发电,至今发电已超过1100多亿度。到2009年,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达847亿度,辐射华东、广东、华中等高负荷中心,既可增加电量又可平抑电价。

  水库蓄水后,川江变通途,三峡坝区货运量三年增加近3倍。当蓄水至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横贯内陆的长江有望展现“黄金水道”的魅力,推动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大坝建成的历史性时刻,作为这一跨世纪工程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感慨万千,却又异常平静。他说,大坝建成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依然面临挑战,不能有丝毫松懈。

  千里库区,百万移民。库区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大移民能否安稳致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牵挂的大事,也是库区各级党政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坝挡水,水流减缓,三峡怎样才能永蓄一库清水?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处理、污染源防治等等,生态环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就在大坝建成前夕,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召开第15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各项质量保障措施,把三峡工程建成国际一流工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目标在召唤。人们期待,三峡工程续写新的篇章。

  新华社记者冯诚张先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