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秋大坝,一种“报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14:22 新闻晚报
记者 徐哲

  昨天,世界最大坝———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曾经在建设阶段采访过大坝的本报两位记者,与采访此次大坝建成的特派记者进行了“三人谈”,本报和大坝可谓:有缘。

  1997年大坝还只是土包

  (韩自力:本报主编助理、采访总监)

  9年前,我第一次去三峡。那时,所谓大坝还是一个小土包。但我知道,小土包代表了一个极其宏大的工程,可能预示着长江不少地方和百姓生活的改变。当时,我上了小土包,也算上了“坝顶”。

  从小土包下来,我在长江边徘徊,和宜昌博物馆专家长谈。和黄河比,长江千万年来,那么多神话,究竟有多少谜未解?今后,我们要怎样把历史和文化留给后代?

  今天,我看了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的直播,一切都不一样了,变得更加壮观。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也一定去大坝看看。不过,这近10年来,我当年心里想的话题,一直没有改变。

  2002年千年诗城第一爆

  (毛依栋:本报社会新闻部主任)

  我前后去过两次三峡大坝,一次是2002年三峡清库第一爆,地点是重庆诗城奉节县,另一次是湖北宜昌大坝明渠截流。

  清库第一爆,爆破的对象是一幢6层楼高的楼房和一根50米高的烟囱。爆破前后3天,数百名记者和上千名游客接踵而来,奉节人有些措手不及。但没想到,第一爆后首夜,这个千年诗城竟格外平静。

  后来,我再赴湖北宜昌,采访大坝明渠截流,围堰合龙一刻,我内心又极雀跃。

  如今,大坝建成了,作为见证者之一,我还是会对朋友说:“哥们儿,我和三峡有缘。”

  2006年见证历史的幸运

  (徐哲:本报国内新闻部记者)

  这几天,采访大坝全线建成,看到施工人员彻夜浇筑最后一仓混凝土,汗流浃背;看到施工人员吃饭咀嚼腊肉,狼吞虎咽;看到20日下午,大坝全线建成时,施工人员挥舞红旗,高声呐喊……生平首次来三峡大坝的惊奇,被真实而丰富的经历取代。

  昨晚和本报两位记者聊他们心中的三峡,心里很有一种自豪:能站在时代巨变的肩头,和三峡大坝结缘。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很幸运,我们参与了那历史性的一刻。

  我相信,我们和三峡的“报缘”,一定会继续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