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吉安93岁老红军想见见老战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4:22 江南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王平摄影报道:本报联合长征沿途的8家主流媒体启动的“长征路上·心愿之旅”大型主题策划活动反响 十分强烈。昨日,吉安93岁老红军袁林的家人联系本报记者,希望借本报完成袁林(右图)多年的心愿——找寻半个世纪前 征战途中失散的老战友。

  昨日,记者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见到了前来疗养的老红军袁林。袁老面容清瘦,看上去精神较好,身体也挺硬朗,就是 耳朵有点背,其生活起居由儿子袁永民照料。

  据介绍,袁林1913年生于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南乡长富乡袁家村,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1934年参加长征,在红军总政治部工作。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为摆脱敌人,中央红军第三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挥师南下强 渡乌江。当时,袁林在红三军团十团担任政治处干事,负责收容和安置重伤员。

  “大约有10来位重伤员,渡过金沙江后,我们进入四川境内,几个重伤员伤势恶化,其中6位重伤员被寄留在当地 老百姓家中。”袁林表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找到这些落队伤病员或其家属后代并见见他们。“如果还在世,他们应该 都有90多岁了!”

  让袁林念念不忘的还包括长胜补充团老战友。1934年7月,袁林所在的一军团解散了补充师,成立6个补充团, 袁林任第三补充团党总支部书记,该团驻宁都长胜镇,又称长胜补充团。据袁老回忆,长胜补充团当时共有600多位战友, 10月上旬经当时的中央军委参谋部批准编入了红三军团。

  征集“爱心力量”共圆老兵心愿

  热线:13133805191

  本报讯记者王平、杜金存报道:本报“长征路上·心愿之旅”主题活动连日来接到许多老红军的心愿。长征是人类战 争史上的奇迹,此次活动既是征集并帮助老红军实现未了心愿,也是我们用脚步与心灵解读长征这部史诗的过程。江西是红军 长征的出发地,为完成老红军的心愿,我们责无旁贷。

  连日来,一些热心企业、个人纷纷表达了希望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与本报一起协助老红军完成“心愿”。

  为让众多热心企业和个人一起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今起本报开通共同为老红军圆梦“爱心力量”征集热线,欢迎热 心企业和各界人士报名,热线电话:13133805191,报名地址:南昌市阳明路190号江南都市报特稿部。

  口述历史

  15岁战士拉着马尾巴长征

  吉安一85岁贵州籍老红军欲再回故乡

  本报讯记者王文报道:18日,在吉安市长征路的一排老式平房里,记者见到了85岁的老红军夏精才。夏老身体很 好,现在还能骑自行车钓鱼,一说起长征路,夏老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夏老的家乡在贵州黔西县。1935年1月,红军来到黔西,这个不满15岁的少年毅然参加了红军。

  “过草地是我在长征时经历的最艰难时期,老百姓都跑了,根本找不到粮食。”夏老回忆说,他们不得不找牛羊粪便 中没有消化掉的青稞粒,甚至前面过草地的红军战士的粪便里留有完整的青稞粒,也会捡起来洗一洗煮了吃,“我也吃过这种 青稞粒。”夏老说,他在草地上差点死了。当时,他生了病,咬着牙关追上了宿营部队。营长问:“小鬼,怎么掉队了?”夏 精才说:“生病了!”“快过来,拉着我的马尾巴走。”夏精才回忆道,“我当时觉得,拉着马尾巴走真是舒服极了,就是今 天坐小轿车也没那么舒服。”

  长征结束后,夏精才参加了8年抗战,经历了3年解放战争,一路浴血奋战到了吉安。夏老说:“现在年纪大了,最 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故乡看一眼。”本报将帮助夏老实现这一心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