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生关注:不要让市民成为“城市浮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4: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郭松民

  针对一些城市房价逆市上涨,不少地方政府表示要加紧研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说实话,这样的一个表态是无法让人感到欣慰的,因为现在一些城市的房价,根本就不是一个涨得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的问题,而是一个已经偏离了成本,又偏离了大部分市民的支付能力的问题,是一个应该考虑如何让它尽快下降到合理水平的问题。

  地方政府对房价的解读和普通市民相比为什么如此南辕北辙?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地方政府在房价问题上考虑的出发点主要是GDP和财政收入,因此甚至不惜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出台了一系列替房价“托市”的土政策,造成了目前房价的居高不下。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正是高房价的始作俑者。

  坦率地说,我认为地方政府这样做,是一种目光非常短浅的表现,甚至是一种庸俗的小商小贩意识的反映。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经济上的斤斤计较,却丝毫没有考虑这种状况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后果。

  一个城市,如果除了少数富人之外,大部分人只能望房兴叹,勉强买房者也变身为“房奴”,那么从社会心理的层面来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想结论恐怕只有一条:我被这个城市所排斥,这不是“我的”城市,而是“他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决策者可能很少认真地想过这样的问题: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关键的指标并不是看这个城市的楼有多高,GDP有多少,而是要看它是否形成了一种现代性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是否平等,人的尊严是否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尊重,市民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和进行自我管理的水平如何等。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要看市民是否形成了对“城市共同体”的认同。

  很显然,一个市民在一个城市里,有没有住房,或者有没有希望在一个不是漫长的时间内,通过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的报酬买得起一套住房,是他能不能形成对“城市共同体”认同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共同体”这个概念,看上去似乎很虚,好像可有可无,但其实却是城市的灵魂所在,非同小可。承平时期也许我们感受不到其重要性,但一旦当城市遇到危机,陷入某种困境时,我们就能看到市民对“城市共同体”的认同有多么重要了。比如“非典”来了,市民是团结在政府的周围共同抗击瘟神,还是蜂拥逃城?再比如北京要举办奥运会,会给市民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市民是充分体谅政府的难处,积极予以配合,还是跟政府大玩猫捉老鼠的博弈游戏?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实际上都取决于市民如何看待这座城市:是“我的”城市?还是“他们的”城市?

  如果一座城市的市民因为高房价的缘故,成了“城市浮萍”,那绝非城市之福。GDP再高,也是泡沫,经不起什么风吹草动,其市长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管理者。解决这个问题,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一定要摆脱商人的思维模式,跳出“经营城市”的窠臼,树立政治家的思维,把自己的定位从城市如何赚到更多的钱,转向如何使全体市民的福利最大化。实现了这样的“观念更新”,则城市的房价问题,是不难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