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枣庄以“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6:20 新华网

  

山东枣庄以“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建设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会场

  

山东枣庄以“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建设新农村
山东枣庄以“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建设新农村

  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长韩俊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枣庄以“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建设新农村

  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在枣庄市农村参观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2日电 (闫婷) 20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和山东省枣庄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在枣庄市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农业部等方面的"三农"专家,对枣庄市在 " 三农 " 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累的经验给以了充分肯定。

  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位于山东省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枣庄市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以实施“三化一转”(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为主线,以“三百工程”(百个经济强村竞赛、百个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为切入点,分类施治,整体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枣庄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经验,是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正确处理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工作指导与突出个性特色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一,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构筑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枣庄市从2003年起开展百个经济强村竞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入农村经济的发展,百强村集体经济收益三年三大步,总额分别达到0.6亿元、1.5亿元、和2.7亿元。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现有控股、参股企业18家,年创利税5000多万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24元,率先实现“小康村”的目标。“三百工程”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百个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程。2005年,枣庄市从100个市直机关部门、事业单位中,各抽调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作为帮扶直接责任人,与100个经济薄弱村结对,驻村帮扶。截至目前,百个经济薄弱村共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平均每个经济薄弱村投入9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平均增幅72.5%。有9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大大增强了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加快农业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目前,枣庄市初步形成了优质专用粮、瓜菜、林果、畜牧、水产和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

  第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塑造农村新面貌。本着尊重规律、重在实效的原则, 研究制定了《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 在2004年搞好41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共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有近20万农民直接受益。

  滕州市柴胡店镇胡套村地处三面环山的山套里,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没有一条硬化的道路,20年没有一个成年男性结婚。人口由600多人自然减少到168人。枣庄市委组织部帮扶后,大力实施村庄搬迁工程,帮助村民彻底告别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发展严重滞后的历史,搬入了按照生态文明村标准建设的新村,过上了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

  第三,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型农民。枣庄市各级注重从农村义务教育抓起,2000年以来共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4.7万平方米,解决了全市16.7万农村中小学学生自带桌凳上学问题,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着重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2005年农村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民达到8万人次。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突出抓好乡镇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以重大节庆文化为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民间龙灯、狮子、高挠、啧呐等文艺团队已达256家,一些失传多年的民间艺术项目如“二人抬”、“独杆轿”、“甩灯”、“高挠龙”等被重新发掘出来。

  强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增强发展、效率、竞争意识,形成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上进的好风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四,落实政策,深化改革,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全市乡镇街道由原来的91个减至64个,行政村由原来的3079个合并为 2095个,村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的占86.1%,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占77.5%。压减农村中小学322所,农村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推进区(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05年枣庄市支农支出达3.8亿元,比上年增长 44.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部分山区人畜饮水解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等民心工程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电话和户户通电,79.3%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

  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116.7万人,累计筹集资金3979.6万元,为农民群众补偿医药费用2537.6万元。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标准,由1997年确定的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全市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4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农民24万人, 占适龄农民的15%。

  第五,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着眼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平安镇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治理、治安管理、安置帮教和基层法律服务等各项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为每村培养一名具有法律大专学历的村干部,为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的 “两个一”工程,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