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呼市地下水利用引发城市新问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7:10 内蒙古晨报
呼市地下水利用引发城市新问题(图)

地下水的保护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内蒙古晨报记者 杜晓静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唐捷)水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全国缺水喊声一片,呼和浩特也不例外。但是近日记者发现呼市一些建筑工地却将抽出来的地下水直接排到污水或雨水管网里,这些水白白地流走。

  ★读者:呼市建筑工地的地下水白白浪费

  细心的首府市民发现,从上个月下旬以来,呼市新华东街“家世界”工地昼夜不停地抽水,让人可惜的是这些地下水不是被利用,而是直接流进路边的雨水管网里。

  5月16日,记者来到该工地实地调查,发现一共有三个管道在往雨水管道里抽地下水,看着这些清泉似的水流进下水道里,记者有些心痛。

  该工地向东500米处,“和海广场”也在施工,有几根直径为4-5寸的管子在抽地下水。

  其实,抽水的又何止是这两个工地,几乎每一个高层建筑工地都抽。据了解,仅都市华庭当年就抽了一年多,而且是白天晚上不间断,这种行为曾经引起附近居民的不满。这些居民一方面是看到资源浪费觉得不忍心,另一方面担心施工方这种抽水造成地下水位沉降,他们楼房地基下沉,直接影响到楼房质量和寿命,还有更多人担心地下会变成一个“大漏斗”。

  ★社会各界呼吁将浅层水进行再利用

  “这些水没有太大的污染,完全可以利用,用于浇花和园林绿化、洗车甚至是洗浴。”家住呼市新城区的阎先生认为,今年呼市没有下过几场雨,如果将这些水用于园林绿化,不知会省下多少吨水,现在商业用水水费很高,如果将这些水用于洗车,不知能为汽车行老板们节约多少水费。

  其实,不止热心市民,还有一些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在为这些被浪费的地下水而奔走呼吁。从2003年起,伴随着城市改造建设步伐的加快,呼市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相继以议案和提案的方式建议市政府应该从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来保护利用地下水,不管是深层还是浅层都应纳入有效管理计划,甚至在2004年呼市出台新的排水管理办法时,他们也提过这个问题,但是后来反复权衡调查,有关部门认为实在行不通,计划暂时搁浅。

  ★施工单位:我们是花钱买水

  “我们是花钱买水。”家世界物业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工地取水在呼市水资源管理局和呼市排水事业管理局分别办了相关手续。

  这位负责人说,作为一个有地下施工的工地,必须要将7米以下的地下水抽出去才能做地下防水和地基。

  据了解,一个施工工地给水资源管理部门交的费用是很大一部分资金。但是据呼市排水事业管理局办公室的谢主任讲,其实这些费用的收取只是象征性的。这些水排到地下管网里,流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呼市每天生活用水是15万吨,也就是说至少有5万吨生活用水溢流。而这些从地下浅层中抽出来的水到底有多少流进污水处理厂也是一个问号。谢主任认为,这些地下水如果流进污水处理厂,就会无形中加大处理厂的相关费用。

  ★专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呼市排水事业管理局的工程师布和在呼市排水战线上已经工作了30多年,参与过以前呼市地下排污、雨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虽然他觉得建筑工地抽水直接排进管网是一种资源浪费,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存储和回收。

  布和说,呼市城市排水分为分流和河流,呼市属于分流制。也就是说雨水有雨水管道,污水(生活用水)有污水管网,这是分开的。雨水通过护城河、地沟流到小黑河,近年来由于

城市建设,不少护城河和地沟被堵截,下雨以后雨水要么跑到污水管道要么顺着大街流走。因投入不足管网设施滞后,雨水、污水管网发挥不了该发挥的作用,甚至出现混用。这些从地下浅层抽出来的水究竟流到何处,很难说清。

  布和认为,这些从建筑工地抽出来的水是可以利用的,但是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首先地下管网要通畅,其次要在城市地下挖多个蓄水池。可是这不仅需要一大笔资金,还要有专门的部门来做,更要涉及到诸多城市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这确实是城市中遇到的新问题。看来,这些从浅层中抽出来的地下水再利用任道重远。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