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期盼田埂秸秆能迅速运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1:0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从5月20日开始,合肥市200多万亩油菜开始全面收割。记者昨天下午在该市包河区大圩乡、义兴镇、瑶海区大兴镇等“禁燃区”看到,部分农户已将收割的油菜脱粒,并按照当地有关部门的要求将秸秆离田堆放至田埂上。因堆放在田埂上的秸秆不仅影响田间交通,而且容易引起大面积着火,当地农民和乡村干部现在都期盼着这些秸秆能被迅速收购或运走。

  期盼秸秆被快速运走

  昨天下午6时许,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东林村,村民许道方正将秸秆从田间往田埂上挑。在不能焚烧的情况下,为了能给耕地灌水以便于犁田插秧,从而不影响农时耕作,许道方决定在天黑前将秸秆全部挑到田埂上,而在记者到来之前他已挑了2个多小时。

  许道方告诉记者,他家共栽种了9亩油菜,趁这两天好天气,他已经将秸秆全部割下来,一边脱粒一边将秸秆往田埂上挑。许道方说,这两年政府搞禁烧,他们也很支持,只是这么多秸秆,要靠他和老伴两个人挑,“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以前一把火将秸秆烧掉,特别方便。这两年禁烧秸秆后,要全部挑到田埂上等待打捆,耽误不少时间,也很累人。”马老汉说,“政府也给了我们一些补偿,每亩地20元钱。”

  不过,更让马老汉担心的是,堆放在田埂上的秸秆越来越多,截至昨天还没有收购者的打捆机前往打捆,“如果田埂上堆积的秸秆越来越多,而不被弄走,我们耕作的机器都将无法通过,到时会不会影响农时?”

  田埂堆放留有隐患

  昨天下午,在包河区大圩乡的圩区,记者看到大量油菜已经收割,不少田间机耕路上已经堆满了油菜秸秆。下午6时许,虽然天色已晚,但在包河区大圩乡东林村,像许道方这样仍在忙碌着将秸秆从田中往田埂上挑的村民还很多。看着田埂堆积越来越多的秸秆,村民马先林担心说,“万一有人随意扔了个烟头可不得了”,不仅田埂上“火烧连营”,田埂两旁栽种的树木也将遭殃。

  而这也正是东林村许支书和大圩乡李晓凌副乡长所担心的。李晓凌副乡长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村民在田间焚烧秸秆,该乡首先要求村民必须要将秸秆离田,自己搬运至田埂的每亩补偿20元钱,否则村里将雇人搬运。目前,他们正一方面督促收购单位,迅速投入打捆机器前往秸秆堆放处打捆;另一方面派专人24小时看管,以防止因村民无意丢弃烟头等造成大面积着火。

  包河区义兴镇则租用农田设立了31个秸秆堆放点,要求农民将秸秆全部搬运至这些堆放点。为了解决多数农户劳力不足问题,该镇每个村都临时成立了“搬运队”,专门给那些劳力不足农户搬运秸秆。即使如此,该镇农办路主任仍非常着急,因为该镇有3000亩油菜,目前大部分已经收割,但目前还没有一台打捆机前往打捆收购。“如果这些秸秆不被运走,只能就地堆腐,而且还要派专人看管以防止着火,需要花费更多工夫。”路主任说。

  11台打捆机今起作业

  截至昨天下午,长丰县秸秆再利用协会的11台秸秆收购打捆机,已经全部运至包河区,其中安放8台在大圩乡。该协会会长闫兴忠告诉记者,从今天起,这些打捆机将正式投入作业。据介绍,在大圩乡的8台打捆机,预计头两天每天将可打捆80吨;之后等工人们技术娴熟了,估计每天可以打捆120吨秸秆。

  由于这些打捆机器都比较庞大,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打捆。为了解决距离较远农田的秸秆打捆,闫兴忠告诉记者,该协会已准备了约60台手扶拖拉机进行搬运。

  即使如此,对于有着1.6万亩油菜的大圩乡,8台打捆机所解决的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为此,大圩乡副乡长李晓凌告诉记者,该乡已经通过宣传,希望农民尽量将秸秆堆放在废田、废渠和废地里堆腐,或者将秸秆挑回家做燃料,总之运用一切尽可能的办法,保证大圩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时晓莉 本报记者 殷平 何薇 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