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昨日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1:34 都市快报

  围绕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沿线城市官员积极建言献策

  昨天,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开幕,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运河沿线城市官员济济一堂,今后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围绕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
遗产,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2005年,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三位专家,通过媒体给京杭大运河沿岸18个城市市长发出公开信,希望加快大运河“申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刘枫作为提案领衔人,部分政协委员就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联名提案,得到全国政协有关委员、专家的积极响应。

  5月12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领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聚集水利、历史地理、文物保护等诸多方面政协委员和专家,行程2500多公里,沿大运河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18个城市、30余个县区作实地考察。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做了重要讲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分别致辞。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枫主持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成员,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有关省市的18个城市代表;李金明、李青、虞荣仁、陈振濂等省市领导以及部分在杭运河专家等。

  就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陈奎元谈了三点看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维护生态、保护资源,保护运河风貌,传承运河文明,造福子孙后代;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成绩。”

  吕祖善说:“杭州地处大运河最南端、也是大运河和钱塘江的交汇地,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保护与开发大运河不断加大力度,目前,大运河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综合功能不断完善,不仅成为浙江内陆运输的重要动脉,而且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次在杭州召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研讨会,更是为增进共识、交流经验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相信在多级领导、专家和沿线各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京杭大运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

  王国平在致辞中指出:“运河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曲文化的乐章,杭州城市的金名片,杭州人民的‘摇钱树’。杭州实施运河综合保护,目的就是还河于民、申报世遗和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在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中,杭州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理念,着重抓好‘精心编制规划,创新运作体制,多元筹措资金,修复人文生态,改善自然生态,再现旅游景观、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交通网络,落实长效管理,深化运河研究’十大举措。

  “这次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为杭州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杭州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努力把运河综合保护搞得更好。”

  (记者王佳佳魏奋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