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六千年文化之根”告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7:21 南京晨报

  位于徐州邳州戴庄镇王庄村的刘林文化遗址,大致处于大汶口文化的早期,是新中国最早发掘的一批遗址,也是江苏唯一的出土彩陶的遗址。“大汶口文化”已经写入中小学课本。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刘林遗址经常遭到盗墓贼的“光顾”,甚至有人在光天化日下盗掘文物。

  文物专家林留根表示,如果再任由盗墓贼盗掘,这片遗址不出3年就会被毁了。它的
彻底毁坏意味着挖断江苏六千年文化的根!

  古墓群周围到处是盗洞

  “刘林遗址再不赶快采取保护措施就没了,这处古墓群被盗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了。”5月8日,记者接到了徐州市一位考古爱好者的投诉。

  5月9日,记者随即赶到刘林遗址所在地———邳州市戴庄镇王庄村进行调查。刘林遗址西边是京杭大运河,南面是陶沟河,面积为24万平方米左右。遗址上是一片广阔的麦田,但是走进田里,记者就发现不少地方已经被挖掘过,翻出的黄土掩盖了麦子。这些盗洞有的被重新填平了,有的就留下一米多深的土坑,土里散落着碎陶片,有三足鼎、钵、彩陶片、骨头等。

  “看,这块不到20平方米的麦地里,就被那些盗墓贼挖了10多个洞穴。”带领记者的当地村民王先生介绍,最近几年,盗墓分子很猖獗,每年都会在遗址上留下好几百个盗洞。

  走在京杭大运河的河堤上,记者还发现了几个盗洞,有一个深达7米。当地人说,自从1995年博物馆在这里发掘出铜鼎、铜剑,河堤就成了盗掘者觊觎的目标,河堤上有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宋元的文化遗址。

  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他就为了保护自己的麦田,曾经在遗址上蹲守过8夜,就在这8夜之内,竟然出现了4个盗墓团伙对遗址进行破坏。

  “几年前,还有盗掘者被塌方的河堤压死在盗洞内,但这仍然无法阻止暴利对他们的诱惑。我们这里有一个当地村民曾挖出一宝贝,一转手就卖了2万多。”村民这样说。

  当地许多村民家藏文物

  “盗墓最凶的应该是在5年前,那时候我们全村男女老少是齐上阵,拿起锄头、铁锹挖掘这些古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今年已经65岁的张老汉显得很痛心。他告诉记者,刘林遗址是在1958年被发现的,省考古队来了之后进行了挖掘。”张老汉说,但后来几乎就没有人管了,但由于那时候人的思想比较保守,古墓一直没有被盗。到了90年代以后,人们就经常发现有陌生人到古墓附近转悠,而且第二天村民就会发现有古墓被盗。后来,一些文物贩子也进村了,鼓动村民去挖地下的宝贝。

  “我们地里以前用脚踢一下就能发现贝壳,后来我们知道那是古代的钱,文物贩子当时给我们的收购价是一块钱一只。后来,村民发现地下古墓里的东西更值钱,就心照不宣地挖掘起古墓来。”张老汉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刘林遗址古墓群里不知道被村民挖出多少文物。在最“辉煌”的时期,村民们组织成一个个挖墓团伙,把挖到的文物集中在一起,由专门的人负责联系文物贩子。后来,由于村民们把古墓破坏得太严重,政府对盗墓进行了严厉打击,4位村民因为盗墓坐牢,村民们也就不敢盗墓了。但刘林遗址地处江苏、山东两省交界处,外来人口流动较大,盗墓分子正是借助这种有利条件,经常伺机作案,流窜其间。

  “我们这里三分之一的人家都藏有古墓文物,如果把村民的文物全部集中起来,应该可以成立一个博物馆了。”

  遗址周围无保护提示

  在刘林遗址现场,记者转了一大圈也没有发现有关部门的告示,更没有发现说明该处是刘林遗址的保护牌子。对于记者的疑问,当地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自从遗址发现到现在,文物部门就没有在这里竖立一块提醒牌子。

  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特别的提醒,许多村民开始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盗窃国家文物,大家以为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挖点东西不算犯罪,后来法院把他们村的4村民判刑了,村民们还是不理解。“你说这些古墓群是国家文物,那你也得有个提示啊。规定文物保护范围啊。”

  对于刘林遗址惨遭破坏,邳州市博物馆的井浩然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刘林遗址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在1990年时才设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没有设立保护牌,就因为它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都是这样的情况,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没有设立保护牌。”文物保护主要还是以地方保护为主,但他们缺少实际性保护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财政有困难。而作为文物部门,也只能委托镇文化站的同志在没事时到遗址现场去看一下,发现问题就向组织上汇报。

  当地文物部门存在失职

  “刘林遗址比大汶口遗址还要早,可后来因为没有申报,刘林遗址成了大汶口文化的一部分,其实应该叫刘林文化的。当时的历史原因给江苏文化界和文物界留下了遗憾,可现在如果连刘林遗址都没有了,那就给江苏留下了更大的遗憾了。刘林遗址弄成现在这样,是当地文物部门失职造成的,应该有人对这件事负责!”谈到刘林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语气中带着愤怒。

  林留根介绍说,刘林遗址发掘年代非常早,大汶口文化以出土彩陶出名,而刘林遗址的彩陶更是其中的典型。刘林遗址出土的彩陶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过山东的大汶口遗址。刘林遗址是汉代氏族公共墓地,规模非常大,有几十万平方米的面积。这么重要的遗址在彩陶文化上是唯一的,它是中国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刘林遗址是黄淮地区文化的摇篮,这些年来,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没有尽到保护责任!”林留根告诉记者,他在3年前曾去过刘林遗址,发现那里有几百个盗洞,天天都有人来盗墓。他们盗走的全部是国家很珍贵的文物。“他们要找到一个完整的彩陶,不知道要盗几座墓。对于那些不完整的彩陶,他们随手就扔了。我在现场看到地上的文物碎片,是心疼得直掉眼泪。”

  “这么多年来,这么一个重要的遗址竟然还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不作为,他们就没有把刘林遗址的材料上报到省里。”林留根表示,现在刘林遗址已经被毁坏得差不多了,如果再不保护,那用不了3年,也就没有刘林遗址了。

  作者:王业全/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