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扛着锄头坐电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23 解放日报

  “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本市某农村造起十几幢小洋楼,村民进出房间要换鞋、扛着锄头坐电梯,每月还要交付物业管理费。结果谁也不愿把家搬进去。”日前举行的市政协专题座谈会上,周德海委员提出疑问:新郊区建设,到底应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委员们坦陈:目前,本市有个别地方出现贪大求洋、贪大求全的现象,造一排乡间别墅、建一个豪华公厕,这种形象工程会让新郊区建设陷入新误区。

  丁金宏委员分析,这些郊区建设出现的盲目无序,主要原因是误读了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使城乡经济、社会、生态、人口、资源和环境实现融合协调、一体化发展,而不是消除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别,把一体化变成一样化。“现在我们习惯于站在城市这头看农村,样样都要农村和城市对齐,这既造成了新郊区建设头绪纷繁,也容易因急于求成而造成形式主义。”

  委员们建言:新郊区建设必须要有统一规划,确定建设的先后次序,分清项目的主次关系。来自郊区的张汝皋委员用一段顺口溜概括: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线路;看病不用忧,养老不用愁;教育全覆盖,环境最优化。周德海委员也有同感:当前农村基础差,就是差在“公路、线路”等基础设施和“养老、看病”等一系列社会事业上。建设新郊区,缩短城乡差距,重点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以此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建设。

  “这张建设的规划图、项目的排列表,决定者不是GDP,而是郊区百姓。”潘迎捷、吴仁杰、林凯文等委员提出,新郊区建设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现在郊区有不少硬件一流的设施少人问津、不少设计一流的工程成为“烂尾楼”,关键还是没有真正和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

  不少委员还提出,有序建设也包括合理化建设。目前,产业布局重心正向郊区梯度转移,委员们建言:郊区产业结构调整要为原生态农村留出一片天,不能用密集的建设将农村全部“占据”。“好比国画上的留白,这不仅为农业发展空出一片天地,也给整个城市留下透气的空间。”

  本报记者 孟知行 徐琪忠

  委员们坦陈:目前,本市有个别地方出现贪大求洋、贪大求全的现象,造一排乡间别墅、建一个豪华公厕,这种形象工程会让新郊区建设陷入新误区。

  丁金宏委员分析,这些郊区建设出现的盲目无序,主要原因是误读了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使城乡经济、社会、生态、人口、资源和环境实现融合协调、一体化发展,而不是消除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别,把一体化变成一样化。“现在我们习惯于站在城市这头看农村,样样都要农村和城市对齐,这既造成了新郊区建设头绪纷繁,也容易因急于求成而造成形式主义。”

  委员们建言:新郊区建设必须要有统一规划,确定建设的先后次序,分清项目的主次关系。来自郊区的张汝皋委员用一段顺口溜概括: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线路;看病不用忧,养老不用愁;教育全覆盖,环境最优化。周德海委员也有同感:当前农村基础差,就是差在“公路、线路”等基础设施和“养老、看病”等一系列社会事业上。建设新郊区,缩短城乡差距,重点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以此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建设。

  “这张建设的规划图、项目的排列表,决定者不是GDP,而是郊区百姓。”潘迎捷、吴仁杰、林凯文等委员提出,新郊区建设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现在郊区有不少硬件一流的设施少人问津、不少设计一流的工程成为“烂尾楼”,关键还是没有真正和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

  不少委员还提出,有序建设也包括合理化建设。目前,产业布局重心正向郊区梯度转移,委员们建言:郊区产业结构调整要为原生态农村留出一片天,不能用密集的建设将农村全部“占据”。“好比国画上的留白,这不仅为农业发展空出一片天地,也给整个城市留下透气的空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