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热点快评:放飞乌纱帽暴露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4:44 金羊网-羊城晚报

  韩江子

  通常情况下,航空管制延误时,没有一个人会告诉你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起飞,总是一句冷冰冰的话,“我们只能等塔台的命令”,让乘客继续地在焦急中等候。昨天的《羊城晚报》一篇报道披露了部分秘密:原本要苦熬三个小时,却因同机上有一名某航空公司高管(曾任民航总局副局长),他忍无可忍向当地航管部门拨了电话,得到了提前一个小时起飞
的待遇。

  领导一个电话,提前一个小时。这一事实道出了所谓的“航空管制”,其实留下相当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说实话,航空管制是件很专业的事情,到底怎么管,哪架先飞哪架后飞,普通乘客压根儿就搞不清楚。就算让我去参观一下,我也弄不懂。换句话说,航班调度之事,航管部门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他们说了算,乘客较真也没用。乘客们要求的是知情权,要求的是信息尽量公开,然后以常理进行是非判断。

  好了,这一回,管理的“灰色幕帘”露了一条缝,人们看到这一事实上并不合乎管理逻辑的操作过程。既然高管打了电话,航管部门碍于情面,或者怵于权力,于是,航班调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几时飞的决定性因素由“客观条件”演变成“权力安排”。乘客有幸与高管同行,沾了一些好处;但下一次误点,却可能因为另一架上有一名高管同样“忍无可忍”,要求快点起飞,乘客可能莫名其妙地从熬三个小时变成熬四个小时了。

  机上有一名中年男性乘客气愤地对服务人员说,什么航空管制?都是骗人鬼话,是你们公司与航管部门的关系太差了!此语虽偏激,却不无道理!航空管制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服务,对所有的来港出港的飞机都应“一碗水端平”,其实质是对所有乘客公平与否的态度,这也是它作为政府部门的一种责任所在。如果对不同航空公司分个亲疏厚薄,背后岂不有利用权力寻租的嫌疑?受到愚弄的是广大乘客!

  话也说回来,航空管制部门恐怕也要叫苦的了,他们可能会说,这是他们“自由裁量权力范围内”的事,还可能会说,他们所遵循的只是一种人所共知的某种潜规则而已!这个规则就是:有关系的用关系,没关系的找关系!换成其他部门的人,也会这么做。云云。

  站在乘客的立场上,我希望航空管制应该透明规范,别再出现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糊弄乘客的事。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