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华鲟摆脱灭绝预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5:0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有“水中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海洋。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了它洄流产卵的通道,中华鲟的“生存境地”已经由原来的800公里江段16个不同的生境区域压缩到面积狭小的区域,中华鲟将会灭绝的预言也随之而来。

  中华鲟真的会灭绝吗?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在宜昌市3.1万尾中华鲟幼鱼放流回长江,此前,中华鲟研究所已向长江、珠江放流中华鲟近500万尾左右。

  人工第二代中华鲟培育取得突破后,中华鲟灭绝可能性将非常小,预言也将不攻自破。

  种群衰退

  不能让中华鲟成第二个“白鳍豚”

  长江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阻断了中华鲟繁殖洄流的通道,中华鲟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现代工业的排泄物对海洋、江河水体的污染,对长江的生态造成了阶段性影响……这些都使野生中华鲟个体性腺退化,鱼卵受精率不高。

  此外,还有一些人违规捕捞中华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长江航运日益繁忙使船舶误伤增多等,诸多原因,使得中华鲟资源日渐稀少,成为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2004年10月,葛洲坝下宜昌江段中华鲟科学研究与人工繁育用鱼捕捞现场,濒危的信号不断闪现:10月12日至10月底,渔民像梳头一样在江里上下穿梭了近20天,却仍然没有见到中华鲟的踪影。两家用鱼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焦急地等在江边,这是以往年份不曾出现的,一群了解中华鲟现状的专家心里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野生中华鲟越来越濒危了。

  守候20多天后,第一条中华鲟被捕捞上岸。在随后的日子里,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有10尾指标,最后收获了9尾鱼。长江水产所的14尾指标,最后只完成了10尾,更严重的是捕鱼季结束后,只有一条雄鱼。

  雄鱼的稀少给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出了一个大难题。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告诉记者,一是没有更多的雄鱼精子用于人工授精,二是遗传多样性会受到影响。但能够捕到一尾雄鱼可用,也是幸运的,毕竟有的年份捕不到雄鱼。刘灯红说,每年都会有不确定因素出现,并且都是人无法控制的,它们常常会使当年人工繁殖不出一条鱼。”

  刘灯红向记者解释了中华鲟野生资源衰退的种种迹象:其一就是雌雄比例严重失调。按中华鲟物种安全性要求,雌雄的比例应该是1:1,但这几年雄鱼越来越少,有时达到10:1,2004年秋甚至达到了18:1,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鱼无法完成生殖,整个中华鲟的种群在衰退之中。

  其二是精子活力下降,据研究人员观察,以前取出的精子快速运动时间有十几分钟,现在已下降到2分钟-3分钟。

  三是雌性繁殖群体的高龄化。2004年捕到了那尾重400多公斤、年龄估计在34岁的被媒体称为“中华鲟女皇”的雌鱼,刘灯红说,看到这样大的鱼,媒体可能特高兴,但他却特愁,高龄化的鱼群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也说明种群的增殖很困难。“如果我们看到15岁的鱼回来繁殖,我们要庆祝,如果能回来几百尾,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刘灯红说,中华鲟野生个体的总量逐年减少,2005年后每年只能捕到20尾左右了。现在在长江里,很难再寻找到长江白鲟,再也见不到白鳍豚。

  人类至今仍然不能完全靠人工繁殖将这个物种保存下来,一旦野生中华鲟种群在自然界消失,人类只能是扼腕叹息,中华鲟就会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人工繁殖

  水中国宝获得重生

  为了保护中华鲟,中国三峡总公司进行了持续、稳定的大额专项资金投入,累计投资达3734万元左右。中华鲟研究保护基地得以建立,科研人员得以顺利开展中华鲟的科研与保护。中华鲟研究所承担起繁衍中华鲟的使命,为中华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新家园,中华鲟在这里生儿育女,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人工繁殖中华鲟试验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1988年,掌握了中华鲟的捕捞、蓄养、催产、授精、脱粘、孵化、暂养、培育、放流等全套技术体系,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流程日益成熟和完善;

  1995年,首次放流9cm-11cm规格中华鲟幼鱼超过万尾;

  至2004年,中华鲟研究所共向长江、珠江放流多种规格中华鲟近500万尾左右,为保护并繁殖中华鲟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4月,中华鲟研究所再向长江放流幼鲟10万尾及胭脂鱼科3000尾。

  就在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在宜昌市点军区江段,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举行了万尾大规格中华鲟、胭脂鱼放流活动,3.1万尾、平均体长30厘米的中华鲟幼鱼重回长江。目前中华鲟研究所还人工繁育了20多尾15岁左右的中华鲟,他们已经接近性成熟。刘灯红充满希望地说:“这是我们研究所几批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最近三至五年,有希望培育出人工第二代中华鲟来,到时,将对人工第二代中华鲟进行野化训练、DNA鉴别等,当其可补充野生种群时再把他们放流到长江。人工第二代取得突破后,中华鲟灭绝的可能性将非常小。”(新华社)

  中华鲟告别重庆段

  13万尾幼苗回长江

  20日,随着三峡大坝全线封顶,长江荆州段和宜昌段分别进行大规模放流活动,13.1万尾中华鲟顺着特制的“水滑梯”游进长江。今后野生中华鲟将告别长江重庆段。这是我国自1983年实施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以来,一次性放流体长30厘米以上幼鲟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集中放流大规格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一次。此次放流的中华鲟中,部分鱼体上植入了芯片,便于跟踪和研究。(楚天都市报、重庆晨报)

  “国宝活化石”中华鲟

  中华鲟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是白垩纪时期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与恐龙同时代的现存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有“国宝活化石”美称。中华鲟的寿命一般为30年,最长可达50年以上。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成年鲟可达四米多长,体重近千斤,居世界27种鲟鱼之冠,所以人们称中华鲟为“长江鱼王”。

  中华鲟在海洋生活了9年-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于夏秋时节,成群结队齐聚长江口,逆江而行近万公里,开始其浪漫而艰辛的恋爱和婚配旅程。在故乡——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育后代后,再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从幼鲟孵出游入大海到成年鲟返回长江繁育后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时间,世世代代,周而复始。1963年,我国著名鱼类学专家伍献文教授深情命其名为“中华鲟”。

  在溯河洄游繁殖及游向大海过程中,中华鲟粒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的营养储备,堪称鱼类中忍饥耐饿的冠军。这种神奇的能量转换现象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正是因为这些谜,让中华鲟成为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仿生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