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城市发展报告今公布 解决看病上学住房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2:57 扬子晚报

  经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今天上午公布了《2006年江苏城市发展问题与前瞻报告》。《报告》就江苏目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了分析,并就江苏今后的城市发展作了前瞻性的建议。

  城市发展模式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追求数字“患上虚胖症”报告指出,江苏一些地方对城市化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追求数字上的城市化率,偏重于城市人口比重、城镇总体数量,对城镇人口结构素质、污水集中处理率、人均住院床位、人均公共绿地等重视不够。使城市患上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市虚胖症”。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小城市,而处于中间层次的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不足。小城镇发展过多、过散、过小。如,常州市区范围内有建制镇32个,平均58.3平方公里内就有一个建制镇,大部分镇区人口不足2万人。

  [误区二]:城市化≠城市超前建设不少地方把城市建设、形象工程当成城市化的主要标志,高楼林立,错落无序。省内一些城市建设规模过分超前,一味求大求洋。苏南某县级市巨资兴建的富丽堂皇的“国际会议中心”,利用率极低;某镇气势不凡的商贸区,空置的房子竟占八成左右。城建“败笔”随处可见。2005年江苏仅房地产、交通等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10%。苏州市区最高楼太湖广场大厦和新区最高楼伊莎中心(拟作标志性建筑)都成了烂尾楼。

  [误区三]:城市化未解决看病上学住房难在城市化进程中,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买房贵,成了各地通病。虽全省职工医保整体推进已完成大半,但江苏还有6成城镇居民没有纳入政府的医保;非参保人员到省辖市医院就医,看一次门诊,平均花费137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月消费的22.3%;住一次院,平均花费7331元,与城镇居民全年的人均消费相当。

  “城镇新二元结构”问题凸显

  江苏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扩大,城市化发展水平自南向北梯度递减。江苏县域城市化率为38.5%,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推进较快,是苏北县域城市化率的逾两倍。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镇新二元结构”——“农民工”与市民、新市民与老市民问题凸显。外来务工人员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待遇,处于城市边缘化状态,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加快扩张和房地产无序开发,使许多原先的农民一夜之间成为市区居民,但对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中的保障、教育等方面,还缺少足够的人文关怀。此外,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江苏一些城市的服务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的现象。一些城市管理手段落后,缺乏长效机制,往往前治后乱。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锋教授指出,造成上述“城市化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依靠行政作用过多;二是体制机制陈旧落后,行政分割造成障碍;三是城际协调不足,合作不够。他认为,江苏省城市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方面,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中枢功能不断强化;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工业企业外迁,城市周边地区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工业区域及城镇形态。“但城市化的最终实质是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文明。”《报告》建议,江苏今后应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扩散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使城乡居民共享城市文明。本报记者陈勇民沈春宁

  【相关链接】

  2005年底,江苏城镇人口达到了3700多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5%,比“九五”期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比全国快了7.5个百分点,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了3017美元。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0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城乡布局趋于合理,城乡生态得到改善,城乡发展渐趋协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