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25日起正式输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4:47 光明网

  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又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25日起正式输油

  这是身着红衣的中国施工人员与身着蓝衣的哈萨克斯坦施工人员站在位于哈境内的
中哈石油管道首站零公里处。 新华社记者陈俊锋摄

  新华社阿拉山口(新疆)5月25日电(记者李晓玲王伯瑜)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25日起正式对华输油。北京时间凌晨3时10分左右,原油开始抵达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

  中方人士说,中哈石油管道向中国输送的原油中,50%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扎纳诺尔油田和阿克纠宾油田,50%来自里海地区的俄罗斯油田。

  阿拉山口海关工作人员说,5月23日19时32分,随着中哈石油管道哈方境内40号阀门正式开启,总长962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全线开通。

  23日20时22分,首站阿塔苏启动输油泵。22分钟后,中哈石油管道阿拉山口计量站开启排水阀门,排放哈方40号阀门至中方阿拉山口计量站管道段内的测压水。21:00时整,侧压水全部排出。

  此后,经过约30小时的喷涌而入,原油油头正式抵达中国境内首站——阿拉山口计量站。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尹君泰说,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运营,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石油进口来源,也使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获得了新的稳定石油出口市场。

  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副总裁卡贝尔金说,中哈石油管道投产运营是哈中两国互利合作的又一典范,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是双方的共同愿望,这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

  全长962.2公里的中哈石油管道,2004年9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西起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东至中国的阿拉山口,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中哈双方共同为中哈石油管道建设提供了7亿美元资金。

  按照协议,管道运营初期年输油1000万吨,2010年升至2000万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将各提供50%输油量。

  2005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曾向中哈石油管道象征性地注入60万吨原油,以此庆祝哈萨克独立日。

  中方人士说,与中哈石油管道相连的新疆阿拉山口至新疆独山子252公里长的石油管道也已全线贯通,全面进入接纳中哈石油管道原油状态。

  在独山子,中国正在建设总投资达272亿元的炼油厂和乙烯厂,计划于2008年全部建成。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8%,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其中47.2%来自中东,30.3%来自非洲,其余来自欧洲及亚太地区。

  分析人士说,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又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25日起正式输油

  哈石油抵达中国 开启我多元安全新供油时代

  为何哈提前对华供油

  夏义善研究员分析,哈萨克提前供油与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旺盛密不可分。中国是亚洲最大最稳定的油气市场,这对哈萨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哈萨克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此确定了以石油立国的发展战略。石油出口对哈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萨克就是基于这些原因,并紧盯中国旺盛的需求,提前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

  开启多元而安全的新供油时代

  这条石油管线对中国的具体作用有哪些呢?夏义善研究员认为,第一,有利于我国推行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这条管线即将供油,标志着我国的石油进口又多了一个来源,同时标志着哈萨克和整个中亚地区首次对中国正式供油。

  第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石油的数量,更需要的是稳定、安全、持续的供油。我国与其他国家修建陆路石油管线并非买不到石油,而是出于战略稳定的考虑。我们目前的境外供油路线90%通过海上,其中多数线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既是重要的战略水道也是最不安全的通道。每年都有超过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来往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与马来西亚半岛和新加坡之间,而海盗猖獗一直是海峡安全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海上石油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中哈石油管道是一条陆路管线,而且不经过第三国,所经过的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因此更加安全可靠。因此,专家高度评价这条石油管线是开启了我国境外陆路石油管线供油时代,一个更加稳定、安全、持续供油的时代。

  第三,这条石油管线对国内石油的供应,特别对“西油东输”和“西气东输”将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