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典与现代的辉映: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6:0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厦门5月25日消息(记者刘立忠)“古典与现代完美辉映,世界名车震撼登场”。首次汇集现代名车、古典老爷车、名家收藏车和国际汽车精品模型的高规格、高品质的车展——“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将于6月2日至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闪亮登场,国内外66个著名汽车品牌将同时亮相,这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牌最全的一次国际性汽车盛会。

  

古典与现代的辉映: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参展的香港老爷车

  

古典与现代的辉映: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参展的香港老爷车

  

古典与现代的辉映: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参展的香港老爷车

  

古典与现代的辉映: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参展的香港老爷车

  此次展会引起了包括林肯、迈巴赫、宾利、世爵、劳斯莱斯、凯迪拉克、保时捷、宝马、奔驰等21个世界顶级著名品牌汽车在亚洲地区和中国经销商的极大兴趣,纷纷携靓车参展;价值超千万元人民币的加长林肯和世界顶级轿车迈巴赫由美国空运厦门参展;世爵中国公司携两部全球顶级豪华跑车世爵06-C8,向人们演绎车时代的流行风采;英国宾利广州公司首次在福建推出限量版雅致RL和560匹马力的欧陆飞驰豪华轿车,让人们领略绅士气派。保时捷、法拉利、劳斯莱斯等众多名车的争相亮相,将为广大汽车爱好者和收藏家、玩家带来众多的惊喜。

  本届“海西汽博会”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流通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国内名车将悉数登台亮相。一汽大众、丰田、马自达,东风标致、雪铁龙、起亚、日产,北京奔驰、现代、吉普,上海通用、大众,长安福特,天津丰田,金龙客车、金龙旅行车,东南三菱等四十几个知名汽车品牌厂家和经销商携车参展。届时,将有20多款新车在“海西汽博会”上发布上市。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奇瑞、吉利,小排量节能型轿车雨燕、铃木与国内外名车同馆演绎,将为不同消费群体带来选择空间。

  为纪念汽车诞生120周年,香港老爷车会将携近20款老爷车参加本届盛会。一款车一个时代,一款车一个传奇,汽车设计理念和制作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程,向人们展示知识和技术的创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要转变。同时,厦门地区的收藏家也将携产于1978年的叶剑英元帅生前使用的国产顶级红旗牌轿车和多款典藏名车参展,与香港老爷车同台媲美。

  博览会期间,组委会还将推出了“国际汽车精品模型展,老爷车环岛路采风巡游,汽车模特大奖赛、汽车摄影作品大奖赛、五月天汽车美容产品展、二手车置换节、门票抽奖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活动,为不同消费群体送上汽车文化套餐。

  “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支持,厦门市工商局、厦门市贸发局、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共同主办,厦门市汽车流通协会承办。

  新闻背景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近十年来,福建地区汽车工业和汽车流通行业发展迅猛。厦门——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正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汽车工业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汽车流通行业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外各品牌大都在厦设有经销机构。十年来,厦门汽车保有量增长10倍,每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的15%。高档汽车消费占50%以上。因此在2006年“中国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榜”厦门名列第六。

  今年是汽车诞辰120周年。在厦门举办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海峡两岸同胞带来一次赏名车、选爱车的良机,而且必将极大地推进厦门与国内、国际汽车产销界的交流和合作,极大地推动海峡西岸特别是厦门汽车工业及汽车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厦门在向世人展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新气象、新风采的同时,也将通过盛大的汽车博览会进一步走向世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