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茶亭道改 初案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3:17 东南快报

  

茶亭道改初案亮相

  (图)茶亭街现状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规划部门了解到,目前关于茶亭街道路设计已形成多种方案,福州市有关专家正在对方案进行研究和比选。

  全线下穿式地道、拆除洋头口立交桥、地道内安装电梯……虽然这些方案大有不同,但亮点频出,将福州市政专家们的交通最优化组织和人性化设计初衷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亭街道路起于南门兜、止于洋头口立交桥,总长1425米,宽40米,定位为城市I级主干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由于该路段是福州市八一七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亭街道路建设刻不容缓。综合改造后的茶亭街将成为一条体现“茶、乐、工”传统休闲文化的商业街。

  路面布置方案

  在众多方案中,对茶亭街路面车道的布置方案基本相同(示意图如下):机动车双向四车道(15.5米)+两侧公交车以及的士停车带(2.5米×2)+两侧绿化带(1.5米×2)+两侧非机动车道(3米×2)+两侧人行道(约6米×2)。

  

茶亭道改初案亮相

  车辆通行设计

  此次提出的众多方案中,对车辆通行布置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两个,即1号方案和2号方案,专家多推荐2号方案。

  1号方案:全线地道

  方案概述:地面道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自行车及过街行人全线从地下通行,地下通道与地下商场综合开发。

  地下通道净空3米,断面布置分通道两侧各设5米宽店铺,另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出入口两侧设自行车停车场,或在地道中间预留2米宽自行车停车场。店铺面积约1.4万平方米。初步估算,工程总投资约3.3亿元。

  方案亮点:全线地道,地道长约2公里,将成为福州市区最长的地下通道。骑自行车从洋头口到南门兜,全线从地下穿行。

  专家意见:方案优点在于路面整洁,交通秩序良好,人行道较宽,通行能力较强;且在地下通道两侧可开发地下商场,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缺点在于地下通道需要完善的通风、照明、消防、卫生及通讯等市政设施,工程造价及运营费用较高;且因地下较深,自行车上下推行距离较长,通行不便。

  2号方案:部分地道

  该方案仅设置部分地道,地道设计宽度15米,其中5米为人行通道,两侧各5米为自行车停放区。为了满足茶亭街行人过街及自行车停放需求,2号方案还提出两种过街通道布置方案。

  方案路面设计为双向4车道,部分路段可以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停车带及公交车站。

  道路横断面取消非机动车道,利用周边沿线道路网,结合沿线地块开发设置非机动车道,满足非机动车通行要求。在茶亭街沿线横向道路交叉口附近设置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

  路口设地道:在斗东路、高桥路、群众路、交通路等主要路口设过街地道。

  路段设地道:路口不设地道,而是在重要路段间设置过街地道。该方案在斗东路、东西河桥、附一医院、茶亭公园设置4处过街地道。在茶亭公园两侧设置2部上行电梯,以方便行人出地道。

  方案亮点:上行电梯。福州市中心城区地下通道首次安装上行电梯,人性化设计更加到位。

  专家意见:推荐路口设地道方案。该方案使交叉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大大提高,能满足茶亭街自行车停放需求,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持街面整洁,提升中轴线的景观。

  南门兜路口改造

  由于地处八一七路中轴线,东西向连接五一广场、福州市委市政府、福建电视中心等,目前,南门兜路口已经是福州市交通超负荷路口之一,亟需在茶亭街改造中解决其车辆分流组织的问题。在该路口的改造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两个。

  

茶亭道改初案亮相

  东西向设机动车地道:根据交通流量调查,在保留交叉口大榕树的前提下,建设一条东西向下穿式机动车通道,通道长约700米,双向4车道,用于解决东西向的机动车流,南北向及转向交通通过地面渠化组织。示意图如下。

  路口设人行地道:南门兜交叉口设地下自行车及人行通道,自行车及行人通过地道过街,机动车通过地面通行。地下通道宽15米,商铺面积近千平方米。在四个出入口设置上行电梯。该方案造价约6000万元。

  方案亮点:保留南门兜交叉口大榕树,榕树下建地下通道。

  专家意见:多推荐东西向机动车地道方案,因为该方案可解决东西向机动车的交通压力,工程造价稍低。

  洋头口改造

  洋头口是茶亭街路段的南终点,关于该路口的改造问题,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个方案。

  

茶亭道改初案亮相

  东西向设机动车地道:拆除现有立交桥,建设一条东西向下穿式机动车通道,通道长约700米,宽度近20米,双向4车道,用于解决东西向的机动车流,南北向及转向交通和人流通过地面渠化组织。示意图如下。

  不设地道:拆除现有立交桥,对交叉口进行平面渠化,不设地道,车辆全部从地面通行。

  方案亮点: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洋头口立交桥将拆除。

  专家意见:多推荐东西向设机动车地道,因为该方案可大量缓解东西向机动车交通压力。

本报记者 李宁 记者 吴爱兰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