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代义乌商人面对市场机遇的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5:27 都市快报

  义乌是一个谜。

  这个谜引来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人们纷纷发问:为什么这个小城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而又是为什么,一个有着“小小联合国”之称的移民城市社会如此和谐而稳定?

  谜底只有两个字:创新。

  这座城市在发展中给我们讲述的,正是它在创新中改变的故事。

  这是一座创业之城,义乌人做得最好的就是把握住了发展的机遇。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在进行不同的创业,但抓住的却是适合自己发展、适合这座城市发展的机遇。

  这是一座移民城市,不论是外地区来的,外省来的,外国来的,人们在这座城市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在改变他们,同时他们也在改变这座城市。

  这是一座政府有为的城市。义乌的发展,政府起到了非常到位的作用。义乌今后如何走?这些都有专家来论证,而不是凭着直觉和极为个人的判断。政府请专家来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的判断和决定,决定了义乌的成功发展。这是他们与一般政府不一样的地方。

  义乌是不可复制的,但它的经验、故事却是可以学习的。

  今天,我们通过“创业故事”“移民故事”“政府有为”三篇故事,告诉大家,这个义乌是如何成为人们眼中的谜,以及这个谜背后的力量。

  如果你对义乌经验有看法有想法,请与今天上午9点加快报MSN,与义乌市市长面对面(详见第14版)。

  [把握机遇]:义乌重视传承“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光大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弘扬区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时代内涵、义乌特点和现代市场经济特质的商贸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创业无止境、创新求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关于义乌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

  【早期:被动创业】

  为吃饱穿好开始鸡毛换糖

  一开始,义乌商人都是被肚子逼出来的。

  1966年,22岁的陈洪才是众多吃不饱饭的农民中的一个,毕业于水电技术学校的他没被分配干重活,但却常饿得头晕。

  当时,在陈洪才身边,已有人开始做生意。这种生意叫做“鸡毛换糖”,用义乌当地的红糖煎熬成生姜糖饼,再配点纽扣、发卡等小百货,用箩筐一挑,到外地去换鸡毛、碎布等物,当然,也换钱。

  陈洪才从姐姐家借来15元钱,开始为第一次出行做准备。伴着拨浪鼓的节奏,陈洪才随着第一批义乌商人的队伍出发了。

  但在当时,这些小商贩做的是上不了台面的事,用当时的官方语言来说,就是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脚,走资本主义道路。随便哪一条,轻则没收货物,重则罚款拘留,或者送回原籍上学习班。

  不过,相当一些人同情他们甚至佩服他们,不仅给予帮助,还想方设法给他们更多的商机。

  这对陈洪才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验证了他内心的信条,自己在赚钱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好处。

  当时在江西山区,肥皂是个很紧俏的东西,供销社根本无货,即使有也是很少很少,当地百姓只有嫁女娶亲时,才当作礼物送一点。陈洪才一到那里,马上被人围了起来,买到肥皂的人像现在中了奖一样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这小伙子做不了多久的生意。果然,工商所所长闻讯赶来,没收了他的货物。

  这就是第一批义乌商人所必须面对的经商环境,也是陈洪才15年挑担生涯的缩影。

  不过,赚钱是实在的,陈洪才每次回家时,村里就开始用他们换来的鸡毛做掸子或者沤出肥田,这种腥臭的气息让他感到愉快。

  上世纪80年代,陈洪才用空心板盖了五间房,这种当时最贵的建筑材料为他博得名声的同时,也耗光了他的积蓄。第一代鸡毛换糖的义乌商人一直生活在对前途的困惑中,很少人能意识到钱除了盖房子还能干其他大事。他们没法想也不敢设想,义乌将在商品中崛起。他们大多已经为盖房花光了自己的钱,就赶不上正在提速的经济列车了。

  【中期·把握商机】

  他把企业做成中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

  陈洪才们的下一代才是这趟列车的受益者,或者说,也正是因为他们,义乌的商品经济才能如此飞速地发展。

  在陈洪才金盆洗手的时候,荷叶堂下西陶村的陶海弟才刚刚上路。

  陶海弟的父亲和陈洪才一样,也是义乌第一代的小商贩,他幼年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学期一元的学费,全是由分币和毛票组成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肄业的陶海弟已随父亲去过江西做生意,陶海弟对这份工作并不十分看好,可是一个月下来,他赚了200元钱,这笔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大半年工资的收入,让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刺激。

  而廿三里老街上刚刚兴起的商铺,则给了他更好的经营平台。

  确切地说,那还不能称是商铺,只是三尺见方的一个露天小摊,刚开始,这些摊位还是只逢初一、初四和初七才能做生意,名为赶集。后来,当廿三里的羊肠小街挤不下南来北往的客商时,经四次易址、六次扩建,发展成了义乌“全国小商品市场”。

  陶海弟主营纽扣,生意一直不好不坏。和所有经营者一样,他在等待着机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上开始出现拉链,要经营这种新潮的东西,投入的资本可比纽扣要高出许多。而且,究竟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还是未知数。

  很多现在看起来一目了然的东西,在当时都需要苦苦思量,甚至冒很大风险。陶海弟觉得拉链肯定要比纽扣行俏,因为新式的羽绒服、夹克衫还有女孩子的连衣裙都需要它。

  一夜之间,陶海弟放弃了所有的纽扣生意,改头换面做起了拉链。

  1984年的夏天,配浅色连衣裙的白色拉链卖疯了,到了冬天,配深色冬衣的黑色拉链又火了一把。

  好景一直持续到1993年,已拥有好几个档口经营权的陶海弟不再满足赚点差价,他觉得自己应该办厂,产销一条龙。

  于是陶海弟拿出了300万,投资开办了伟海拉链有限公司,这笔钱是他所有的积蓄。在当时,很多和他身家相当的老板,都觉得下半辈子就算什么都不干,这些钱也花不完了。

  办厂13年后,向往环球旅行的陶海弟到美国去考察,没几天就急着想回来。

  这种心情并不难理解,13年间,他的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但走出义乌,陶海弟就常常觉得英雄气短———有客户说,如果用陶海弟的拉链做箱包、做服装,产品就上不了档次,也卖不出好价钱。

  陶海弟明白了一个道理,产品牌子不响,价钱卖不上去,利润高不了,企业也就永远都做不大。

  他说,3-5年,伟海拉链必须成为国家名牌商标,到那个时候,他才会考虑聘用经理人来打理企业。

  【现在·创造商机】

  他太了解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网站真正需要做的东西是什么

  与陶海弟的企业相比,义乌商人张绵富在杭州创办的商品资源网规模显然要小得多。但这家在义乌扮演着当地大多数企业间信息流通枢纽的网站,去年被评为“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综合类网站三强,同时荣获中国综合类B2B电子商务网站的“最佳服务奖”和“最具投资价值奖”。

  张绵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义乌商人,17岁就离开学校,进入商海闯荡。

  1988年,张绵富先在小商品市场里租下摊位,经营塑料包装。到了1990年初,精明的张绵富发现市场里突然出现了一种鲜花包装纸,这种新产品利润很高,但货都是从广州过来的,义乌当地没有生产商。

  张绵富想做生产商,但这件事并没有想象当中容易,其中印刷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当时质量较好的印刷机要十多万一台,张绵富买不起,这个执着的人就到广东去看,最后凭空自己造了一台印刷机。

  这台调试了无数次的机器为他掘到了第一桶金。按照所有人的逻辑,张绵富成了包装纸厂的老板,应该趁着好赚钱的时候多赚点。

  张绵富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如果不是2003年的那场非典,他可能依然每天去流水线上看包装纸的质量。

  非典一来,百业俱萧。虽然需求仍有,但是采购员不敢来,推销员不敢去,生意就没法做了。电子商务就在那个时候让许多义乌老板打开眼界。

  张绵富从1996年就开始接触电子商务,也通过网络做成过几笔生意,但正是在非典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领域。

  听说他要去杭州搞网站,朋友们都劝他放弃这个念头,在他们看来,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去搞这些高科技的东西,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直到商品资源网还没有真正赢利的今天,张绵富一直认为自己的决策并非头脑发热。作为从底层摸爬滚打一路上来的商人,他太了解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网站真正需要做的东西是什么,这种客户体验是他的核心能力,也是商品资源网最强的竞争力。同时,商品资源网并非是一个空对空的网站,在张绵富最初的设计中,义乌的各个专业市场都成为网站和实际接轨的背景。

  事实证明,这个被称为“市场库”的网站,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前来注册,注册用户从零发展到了现在的四百万(日新增会员6000多),从日访问量为零到现在的两百万。同时张绵富还在老家义乌成立了分公司,为义乌的企业带去了方便,也引领了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

  今年5月,商品资源网开始正式收费,张绵富说,2006年将是相当关键的一年,这是走向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平台的第一个台阶。

  专家解读

  义乌商人有着群体创新的气质

  浙江省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义乌发展经验”调研组成员王祖强

  义乌有他们引以自豪的形象雕塑,那就是矗立在小商品市场门口的一个手摇拨浪鼓、肩挑小商品走四方的“货郎担”形象。

  靠“鸡毛换糖”和小商品贸易发家的义乌商人,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个群体特征:创新。最初的“货郎担”在不知不觉地编织着属于义乌人的小商品购销网络,这网络一形成,地方性商人群也就形成了。最初是生存逼着创业,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到后期,正是这种别人没走过的路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使得一代代义乌人有了更新的创业理念,去寻找带来财富的更新途径。更难能可贵的是义乌人,人人都这么想,他们不会自己人跟自己人拆台,他们只比赛,在各自的赛道里看谁走得更远。(记者卢哲恒韩丹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