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棵竹子改变新农村村民的养老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05:49 都市快报

  5月18日,通往湖州市埭溪镇山背村的道路被连日大雨浇得泥泞不堪。一辆载重量为20吨的卡车依然不顾风雨飞驰而来,以现金交易的方式,“抢”走了山背村去年砍下的最后一批毛竹竿。

  让竹农们开心的是,这批2000年春季开始生成的竹子,如今能卖出37元/百斤的价格。山背村因此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年收入近3万元的竹农———孙士民。

  村民时兴养竹防老

  凌晨5点,年近6旬的山背村竹农孙士民就带着簸箕、锄头等工具上山作业了。从村公路到他家门口约500米长的小路两侧,呈梯形分布着孙士民家的7亩竹园,其中3亩为产竹竿、竹笋的毛竹园。

  山背村土壤肥沃,土地酸碱度多年保持在7度左右(中性土壤,适合竹子生长)。数百年来,山背村一直传承着种竹的传统。村里360户人家都留有竹园,其中一半以上村民以种竹为主要经济来源。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砍去了山上的树木,将林地改成了地瓜园,直到1987年10月,随着第一批蒲鸡竹被引进到山背村,竹园才开始回归。

  白露初降时,整个山背村都会围着满山的竹子忙碌起来。孙士民用自制的工具砍去那些生长年限超过6年(材质最适合加工成各类竹制品)的竹子,割去那些当年刚刚生成的新竹梢头(竹农称之为勾梢)。他同时还花了近7000元从镇上买来米糠,给他的7亩竹园盖上厚约30厘米的“棉被”,这种覆盖技术的运用将使他的竹笋看起来更壮,数量也成倍增加。

  山背村年长的竹农大多把养老问题寄托在自家的竹园上,一些年轻人干脆在家门口办起了竹加工厂。“这几年,竹园的收入已经让家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山下的几亩自留地又能保证全家平时的口粮,儿子还在城里安了家。”孙士民说,现在他根本不担心养老的问题。

  竹材价格创历史最高

  紧随着山背村忙碌起来的是整个浙北山货批发市场。商贩们早早守候在竹农家中,把那些刚从山上带下来、甚至还没来得及刷去壳上泥土的竹笋,装进拖拉机的后斗。而那些刚刚砍下的竹竿,则被他们直接从竹园中买走。

  这些毛竹很快被一些粗加工企业买走。在丽水市庆元县的佳美竹业公司,工人们将周长约10寸的毛竹竿,劈成长约95厘米、厚约0.5厘米的竹条。这些竹条然后在杭州市萧山区大庄地板厂的竹地板流水线中,被加工成竹地板,最终远销到荷兰、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家。

  随着环保建材的逐渐流行,竹材产量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竹条在加工中的损耗十分严重,每3株10寸的毛竹才能加工成约1平方米的竹地板。湖州市每年毛竹的采伐量约为2800万株,加工能力却在5000万株以上。

  目前,整个浙江省共有竹类加工企业4838家,年加工毛竹近两亿根,其中约6000万根需要从外地购入。因此,2005年底竹材价格达到了37元/百斤,创下了历史纪录。

  于是,产竹的农民也有了好收成。孙士民的7亩竹园年产早园笋3000斤、毛笋10000斤、蒲鸡笋700斤、毛竹竿7200斤,加上竹梢、其他竹竿(主要用于搭建蔬菜大棚),除去购买米糠、肥料的费用,孙士民年纯收入近3万元,成为山背村去年收入最高的竹农。

  每斤竹叶价值1元钱

  今年4月1日,国家以消费税的形式加大了对实木地板行业的宏观调控,东南亚、南美洲一些木材出口国家近年来也陆续提高了木材出口的门槛,实木地板价格一路上涨。

  这让竹产业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2002年,全国竹地板的使用量还只有400万平方米左右,2005年已经达到1800万平方米,占全国地板总使用量的5.9%。在杭州不少中高档住宅里,地面铺着150元/平方米的优质竹地板,既保证装饰效果,又节约了森林资源。

  与此同时,竹炭、竹纤维纺织品、竹叶黄酮保健品等新一代精加工竹产品进入了市场。安吉圣氏生物制品公司的“个个健”竹饮料、竹康宁胶囊已经销往北京、天津等地,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安吉“谈竹庄”的竹纤维制品也颇受市场欢迎;还有新研发的高科技竹制品如竹叶抗氧化物、竹醋液等,前者可以替代目前食品领域中的防腐剂,后者则可以净化污水。

  “这大大提高了竹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副秘书翁甫金说,“竹纤维、竹炭的附加值分别是竹材的11倍和6倍”。

  处于竹产业末端的山背村村民,也察觉到了新变化。去年以来,以往作废弃处理的竹叶都卖出了2元/公斤的价格,村民们将竹叶、竹梢都集中起来。凡是没有精力料理竹子的老年村民,只需付3元/百斤的劳务费,就有专业的砍毛竹队帮忙上山砍竹子,条件就是剩下的竹梢、竹叶归他们。

  5月18日,前文所述的那辆卡车冒着大雨“抢”走最后一批毛竹后,山背村的竹农们开始了农闲期,除了竹园的日常管理,他们饶有兴趣地伺弄起院子里的樱桃树来。

  此时,西班牙国际机场约22万平方米的竹地板正投入使用。当各国的人们踏上这些标注着“madeinchina”字样的地面装饰物时,孙士民等这些浙江竹农们正望着大雨中愈发翠绿的竹子,憧憬着自己的幸福生活。(记者蔡坚瑞 韩丹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