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再走街串户 民间手艺哪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07: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民间手艺濒临失传有关部门正出台保护措施

  惟妙惟肖的面人、变化万千吃进嘴里还是甜甜的糖画、唱词清脆寓意悠远的竹钱板,这些曾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民间手艺,你可知道它们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你可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成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近在眼前,记者历时一周,对成都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存在于成都发源于外地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展开调查发现,这些民间手艺似乎只存在于部分公园景点或节日庆典上,传统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

  一个现象:民间手艺难觅踪

  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很难看到一处民间手艺摊点,这已是近十年来存在的状况。一说起这事儿,家住建设南一路的老成都刘光裕老人很有些感伤。“30年前,成都大街上到处是挑起摊摊吆喝叫卖的手艺人,卖糖画的,捏面人的,剪纸的,那个时候,我带起娃娃些,一看到有摊摊儿,就站到看耍。但越往后走,就越来越少了。”老人一声长叹,叹出了逐渐从大街上消失的民间手艺的苍凉。

  从大街上消失的民间手艺去了何处?成都市群众艺术馆龚馆长介绍,因为不适应市场,一部分歇业在家,一部分选择公园、节日庆典等固定场合做生意,少数民间手艺因失去了市场,已经绝迹。

  两道难题:谋生传承咋解决

  根据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有各类民间手艺300余项,有1/3比例的手艺处境堪忧,直接原因就是“手艺挣不到钱了”。市文化局文化处处长夏晓慧分析说,市场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和缺乏吸引力后继无人,是其两个主要原因。“像蜀锦,一件产品动辄上千块,好的要上万,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做得出一幅,距离老百姓远了点。而有些呢,又实在太低,糖画一元钱一个,你要说值也值,薄利多销也好,但就是没那么多人喜欢啊。”

  “传统手艺成不了谋生手段,那么必定会影响到传承,两者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想看传统艺术的人也存在,并且还有那么多,包括外国游客和本土人士,都想看,但真的看不到。“近年有些企业投资做民间手艺的市场化运作,但不能只做高端,像苏绣就做得很好,一件苏绣十几二十元就可以买到,质量也不错,去了苏州的人几乎都会买苏绣,这种经验很值得借鉴。”

  大家行动:都来关注民间手艺

  昨日,成都市文化局文化处夏晓慧处长证实,市文化局近日起草了《成都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已经交由市政府审定,《意见》的出发点正是出台对民间艺人的具体保护措施,加大本土“传家宝”的保护力度。

  今日起,本报特地开通搜寻专线86969110,地毯式搜索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您有相关线索或者您本身就是民间艺人,请致电本报,让我们一起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