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阳光拥抱脑瘫男孩”连续报道一个都不能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0:27 哈尔滨日报

  编者按 这些天来,“阳光拥抱脑瘫男孩”连续报道及“阳光集体”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感动潮。那么,这两个“阳光集体”为什么感动了那么多人?“阳光精神”内蕴的价值是什么?“阳光集体”的行为对社会有何启示?在这组报道告一段落之际,编者试图通过这篇对话,理出“阳光精神”的内涵。

  (一)

  【本报评论员于天夫】作为初二·四班的班主任,您自己怎样看待这个“阳光集体”?

  【市第70中学班主任李秀玲】最强烈的感受,是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的内心本来就潜在着本真本善的天性,我所做的工作只是以恰当的方式去激发和引导。而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我也向他们学到了很多。

  【于天夫】我们曾武断地为这一代独生子女们身上可能存在的自私、自负而担忧。您所带的“阳光集体”,不仅矫正了这个认识的误区,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带给未来的希望,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成年人渐已缺少或者说已被蒙蔽了的纯净和透明,于是才出现了“成人学习孩子”的现象。

  (二)

  【李秀玲】孩子们在谈到帮助顾益民的感受时,常说:“付出爱心,收获快乐。”我也常对他们说:“付出微笑,你会收获心底的阳光。”这是我们这个集体两年来的共同体验。

  【于天夫】这恰恰说明,爱与被爱,是人的共同渴望,抑或说是一种天然禀赋。只是钢筋水泥架构的都市森林,阻隔了友爱真情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猜忌,抑制了纯朴率真的流露。于是,在奔波的忙碌和收入的殷实背后,显现出真诚的缺位和温情的散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发现了这两个“阳光集体”,似乎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唤醒了心灵深处蛰伏的“本我”。人们的感动,正是源于这种心灵的共鸣,源于对社会和谐的共同渴望。这正是两个“阳光集体”能引起如此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

  (三)

  【李秀玲】从教十几年来,我最怕面对的是家长的眼睛,那里盛载着太多的嘱托。我常提醒自己,那些在社会上也许是风云人物的家长们,为何对我恭敬有加?

  我明白,那不是对我,而是对我所代表的教师这个职业。于是,我诚惶诚恐地接过这份嘱托,尽心尽力地把这份父爱、母爱传递给孩子们。我认为爱是凝聚这个集体的核心力量,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于天夫】敬畏家长的眼睛,其实是在敬畏自己的职业。

  在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能离开职业,因为职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个平台,也理所当然成为人与人之间真爱互动的最好媒介。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于,一些生活中待人和善的好人,到了岗位上对待服务对象却绷起面孔。职业的面具和利益的分割,有时会在人们之间筑起一堵隔阂心灵的高墙。

  【李秀玲】处在“阳光集体”,我对职业有了另一番感悟。面对顾益民,我曾三次流泪:一次是在我“激”顾益民学会自己穿衣服后,面对顾妈妈噙满感激泪花的眼睛;一次是听顾益民的演讲《在集体的关爱中,我站起来了》;一次是在顾益民的入团仪式上亲手为他戴上团徽之时。流泪,为了顾益民的成长,更为了我的职业成就。

  【于天夫】职业成就感,绝不仅仅来自存折上数字长短,更多的时候来自服务对象的一声真诚的道谢、一个尊敬的眼神。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错综若蛛丝般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多地追求这样的职业成就感———把真诚与关爱融汇到职业中,每天收获敬业的快乐。如此,职业将不再是冷冰冰的字眼,经济利益也不再是扼杀真情的天敌。归真不必返璞,在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里,我们完全可以构建溢满真情的和谐社会。

  (四)

  【李秀玲】这样的真情,应该是一种平凡而淡定的互动。在初二·四班这个集体中,很难说是大家在帮助顾益民,还是顾益民在影响着大家。确切地说,应该是58个孩子共同经营着这个集体。因为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

  【于天夫】整理我们的思考,可以这样概括“阳光集体”行为的本质及意义:“阳光集体”以“阳光精神”使一个“脑瘫男孩”成长为“阳光少年”。“一个都不能少”,正是“阳光精神”的闪光内核,也应该成为每一个集体,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共同守卫的人文理念———在社会前行的征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的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