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模写真:用脑子干活的“拼命三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0:2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2005年,26岁的林志银被评选为全国劳模。成为福建省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劳模。

  当记者见到他时,却吃了一惊:年纪轻轻的他,一头参差不齐的白发。

  “工作太忙,没时间把它染黑。”林志银告诉记者,刚进华映光电股份公司时他只有中专学历,但他坚信,勤能补拙,一定要学到过硬的技术。

  公司见林志银勤学肯钻,便让他去与马来西亚和台湾来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在同专家几个月的交流、学习期间,林志银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不超过6个小时,不顾一切地钻研别人的新技术,人们用“疯狂”形容林志银。正是凭着几年没日没夜的发奋拼搏,林志银硬是把自己铸造成一个自动化焊接领域的行家。

  厂里原先使用的都是些旧的激光焊接机,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也不理想,可这些老设备每台价值高达800万元,丢弃不用既可惜也不现实。2002年,林志银主动带人经过大半年废寝忘食的反复试验,终于实现了激光焊接技改方案的成功,此项革新每年为公司节约265万元开支,节省劳动力116名,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1倍。

  也在那一年,林志银另一项技术创新方案———“微米精度圆导线打扁自动焊接技术的建议”也得以实施,不仅将原来的一套程序完全重新改造,而且应用了大量新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为公司节省费用120多万元。

  厂里整改机台,因手提电脑编程序不够用,林志银就把办公室的台式电脑搬到现场使用;白天电脑要维持正常办公,林志银就在夜里加班加点地进行操作。由于时间紧迫,公司组织了三批技术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攻关,为了向别人学习有关技术,林志银咬紧牙关24小时跟班,直到掌握技能后方才罢休。

  在搞激光焊接技术和程序控制创新时,设备的说明书全是日语和英语。仅中专学历的林志银外语水平有限,但他硬是靠着查阅字典和请教别人一点一点地消化难点。

  为了搞好自动化焊接的技术创新,林志银组织大家反复试验,仅汽缸就试了十几种型号,而且这些汽缸全要从日本寄来,每次需要半个多月。因为忙,方便面就常常成为林志银的充饥食物。

  对于自己用心血换来的成果,林志银从来乐于同大家分享。每一次技改项目成功后,他总是以与同事交流为乐,并撰写了大量技术报告,编订成册,分发给大伙共同学习。有人表示不解,但林志银却认为:“大家强,团队才能强,团队好也同样是自己的成绩。”

  有同事打趣说,机器上的毛病越来越少,林志银身上的毛病却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熬夜、操作电焊和长时间使用电脑,林志银的视力近视已达400度;为了技改试验,林志银的手被烧伤过几十次;长期超强度地劳累,20多岁的他就得了很严重的腰肌劳损和腰脊椎突出……

  “很多时候,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足以弥补这一切。”林志银很乐观也很坦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