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哥俩独守“小别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1:4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自己洗衣做饭、晚上独守家门、既学习又承担家务……在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后,肥西县铭传乡南分路中心学校学生蒋鹏程、刘园园小哥俩,不得不这样坚守起孤独的“留守生活”。

  学会独立

  哥哥蒋鹏程今年16岁,读初三;弟弟刘园园今年14岁,读初二。他们的父母从2004年开始前往上海打工,当时蒋鹏程刚刚上初一,刘园园还在读6年级,考虑到哥俩的年龄还小,起初将他们托付给大姨照顾。那时,哥俩的吃、喝、住等全部在大姨家里,自己家则常年铁将军把门。

  从去年开始,小哥俩从大姨家搬回自己家中,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小哥俩学会了自己做饭、烧菜,自己洗衣、刷碗,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

  这两年来,父母每年只在春节时回家一次,在家呆的日子也并不多。暑假里,小哥俩会前往上海,和父母在一起过上一段时间。哥哥蒋鹏程告诉记者,这些日子加在一起也就1个多月时间。每次告别父母,小哥俩虽然都依依不舍,但生活已让他们学会了成熟,因此很能理解父母不能和自己在一起的原因。

  独守空楼

  在刚刚“独立”的半年里,小哥俩在家吃过早饭后一起上学,中午就在学校食堂里吃,放学再一起回家做饭、烧菜、写作业。到了去年下半年,哥哥蒋鹏程上了初三,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于是搬到学校寄宿,只能每周五晚上回家,周日下午又回学校。从此后,弟弟刘园园便一个人在家住宿。

  兄弟俩的家是一栋两层小楼,楼上楼下各有两个房间。在哥哥寄宿后,14岁的刘园园每天晚上只能独自守护着这栋楼。“起初一个人睡这么大房子,确实有点害怕,外面有一点点动静就很难睡着,特别在停电的晚上尤其害怕,希望父母能陪在身边。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刘园园说。

  父母每年外出前,都会将哥俩1年所用的米、油、洗衣粉、洗发液等一切生活用品买齐,还将家里液化气罐装满。液化气用完了,住在附近的二伯会帮他们装满;遇到一些哥俩不能解决的困难,二伯也会帮忙解决。

  周末加餐

  父母每次临行前都会留下五六百元,此后还会寄一些回来。不过,小哥俩却很节俭。哥哥蒋鹏程每周在校的5天里,除了米自己从家里带之外,一般情况下花费不超过10元钱,平均每天不足2元,这两元包括早餐、中餐和晚餐。

  弟弟刘园园在家住宿,只有中午一顿在学校就餐,每周花费一般不超过20元。刘园园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回家后,他会用电饭锅煮点米饭,然后到附近的小店买点菜。等到周末哥哥回家了,哥俩就会买点肉和其它菜,自己动手给自己加餐。

  当同龄孩子将换下来的脏衣服一脱了事时,蒋鹏程、刘园园小哥俩则各自将衣服浸泡各自洗。

  生活,就这样让小哥俩学会独立。

  据铭传乡中心学校校长徐俊介绍,铭传乡有4.3万人,其中打工夫妇6503人,平均每村342人;父母皆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约670人,已入学的有310人左右。这些留守儿童,相比父母在家的孩子,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因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为了关爱这个特殊的群体,从2004年起,铭传乡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开展“十佳留守儿童”评比(刘园园曾入选),同时还成立一支由老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

  本报记者安雨殷平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