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罗志军:走出南京特色的富民优先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7:3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师擎) 昨天下午,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富民优先江苏行”采访活动在我市正式启动。30余家中央、省(市)新闻网站和大型商业网站的40多名记者集中就南京市“富民优先”的实践、举措和成就,采访了市委书记罗志军。在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你问我答,妙语连珠,南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跃然而出。

  作为一个科教资源集中、各类人才集聚、富有文化底蕴、人居环境和谐的城市,如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上富裕、祥和的生活,一直是南京市历届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罗志军首先向记者们介绍了南京的市情和实施“富民优先”工作的情况。他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市委、市政府把“富民”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把“富民”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围绕到2007年建成一个没有水分、人民得到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富民优先”不动摇、促进增收不松懈、解决突出困难不停步,探索一条切合南京实际的富民之路。这条路概括地看就是:高举“富民”大旗,以创业就业为核心,以增加收入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发展,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富裕水平。

  罗志军说,南京的特色富民之路集中体现为建立健全六大机制,即健全创业促进机制,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探索以创业为主动力的富民之路;健全就业调控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探索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路径;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探索形成公平有序分配格局的创新办法;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探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健全困难群众住房扶助机制,切实提高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水平,探索住房保障良性发展的工作模式。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类比,罗志军的介绍引来了各家媒体的争相提问。“南京鼓励群众创业的做法是否源自苏南?”人民网记者李海元率先提问。罗志军说,南京的发展是在借鉴和探索中前进的,南京在高举“富民”旗的同时更注重打“特色牌”。对于李海元和山西新闻网记者郭亚婷共同感兴趣的富民特色问题,罗志军进一步解释说:“南京的特色在于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以科技创业为主,走高科技创业、自主知识产权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创业的特色创业之路。”他认为,创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单是创办公司才叫创业,把专利、发明等技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是创业。

  创业是富民之基,富民的原动力在于群众创业的积极性。当听说南京在全省第一个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计划、在全国开创性成立“富民办”、市委连续两年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加快富民工作意见时,中国经济网记者李鹏问罗志军,如何培养市民的富裕意识?罗志军对此深有感触。他说,2002年,南京围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致富百姓展开了4次大讨论,鼓励全体市民树立追求美好未来、敢于挑战传统的信念。大讨论最终凝练成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即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大大激发了市民的创业热情。

  从下飞机开始,南京到处宜人的绿色给国际在线记者董雪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志军在回答他关于南京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加强环境保护问题时强调说,群众最关心的是收入、就业、医疗、住房、生活环境有没有得到改善,而不单单只看GDP有多高,因此关键是要把富民工作做得扎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之后,罗志军还回答了龙虎网、杭州网、中安在线记者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政策、南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

  据悉,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网络媒体主要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大众网、国际在线、中青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央视国际等。(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