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8:51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梅克保

  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一个政党只有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强力推进经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和长治久安,才能保持先进
性。结合长沙实际看,任何时候,我们各级党组织都要坚持“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永远领先时代,做先进生产力的忠实代表。

   一、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以产业、生产要素等互动为基础的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纵观全国,西部地区得益于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后发优势十分明显;东部地区在原有经济规模基础上,又开始新一轮大发展;在中部崛起的旗帜下,我们周边的武汉、南昌等城市,纷纷提出各自发展战略与目标,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群雄并起的区域竞争大势中,长沙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趋利避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是城市的重要支撑,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是“空心化”的城市。城市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产业的竞争。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部各城市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中部地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从现实看,中部地区城市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传统产业居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一般的资源开发型工业较多,先进的加工装配工业较少;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比例较高,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比例较低等问题。在产业竞争中,我市与郑州、合肥、南昌等城市把工程机械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由于城市间产业趋同,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得产业竞争更加白热化。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切实把握经济全球化、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遇,抓住当前区域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努力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抓产业、抓项目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明确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力争新上一批支撑城市发展的新的产业项目。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做优第一产业,通过合理发展各种适宜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长沙更快更好的发展。

  2.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激活存量资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打招商引资牌,都在极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成了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竞相打造最优环境,竞争愈演愈烈。武汉、南昌、郑州都明确提出要招大引强,打造“总部经济”。必须看到,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我们长沙的承载聚集能力偏弱,开放竞争力不强,经济外向度偏低,这些因素导致长沙在招商引资竞争中并不占优。面对招商引资中的激烈竞争,我们要建立更加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新机制,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搭建更加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平台,将招商引资重点由一般性招商转向园区招商、专业招商、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招商,吸引更多客商来长投资兴业。营造更加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信用环境,亲商安商富商,使我市成为资本聚集的洼地、投资效益的高地。坚持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并举,大力提高引资档次,要特别重视引进战略投资者,突出引大引强,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的跨国公司,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

  3.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尽管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科教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具备一定的科技、人力资源优势,但事实上,长沙的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太合理,高层次人才队伍匮乏、青黄不接,尤其是工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金融证券业人才等与长沙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人才严重不足。加上东部地区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我市人才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外流已成为制约长沙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谁能在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谁就能在竞争和较量中取得优势。当前,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现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把培养好、引进好、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加快长沙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强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导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力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要以增加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才素质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切实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落实吸引人才政策,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机制。通过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参与长沙的开发建设。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鼓励各方面人才为促进长沙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从长沙发展的实际看,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

  “十五”期间,长沙和全省全国一样,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群众生活,都取得了引为自豪的成绩。这五年GDP年均增长14.9%,总量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6%,五年翻了近两番。可以说,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发展得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的基础比较差,经济的外向度还比较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发展。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始终保持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始终保持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

  一是强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提供快速高效发展的强大支撑。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因素,过去国家对长沙工业投资很少,长沙工业先天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2001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益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但这种提升只是在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长,与长沙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努力提升工业的规模和水平,力争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为此,我们将突出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建设发展,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烟草食品、建材、纺织服装、花炮四大传统产业,并围绕支柱产业,加强零部件的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突出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建设发展,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两区六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规模和品位,加强园区规划,突出园区特色,在此基础上扩大园区招商,特别是国家级的高开区和经开区应着力引进国内大公司、世界500强和战略投资者,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现代工业的增长极;突出自主创新和名牌产品的建设发展,把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推进工业发展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特别是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更多的名牌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突出商品流通和现代物流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传统的商贸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和保税区,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物流集散地,使我市的工业产品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快速高效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繁荣。但从整体而言,农村的发展仍然较慢,城乡差距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要求,我们提出了“三改三整一分离,建设长沙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今年将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力争三年初见成效。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是加快经济发展,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抓好村镇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搞好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着力树立文明新风;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率先在全省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构筑快速高效发展的最佳平台。从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实践来看,提升城镇化水平,既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区域发展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经济发展平台、促进快速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长沙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加快长沙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我们将重点开发建设“一江两岸”、“四大组团”推动星沙、望城与主城区的全面对接,加快浏阳、宁乡两个卫星城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中心镇建设,形成以主城区为龙头、以县城为骨干、以农村集镇为基础,大中小城镇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到“十一五”末,使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都市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40万人左右。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产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坚持广辟渠道,增加建设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区域发展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从人民群众的期望来看,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

  加快发展,造福百姓,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根本职责,也是人们群众的强烈愿望。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切实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充分就业,就是要在市场调节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有劳动愿望、有就业能力者就业。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就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人口状况与就业体制改革等因素影响,目前与未来一段时期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就业问题,就业总量问题与结构矛盾并存,教育落后与培训乏力同在,等等。当前,我们必须把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把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同步推进,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要继续实施和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人们创业兴业。在支持劳动者更多地通过市场自主择业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特别要做好就业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要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进一步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和引导,促进其充分就业。要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2.健全社保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举措。在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百姓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的生活。要抓好养老保险。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增加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解决改制企业职工的社保遗留问题,高度重视集体企业改制后的职工生活,制定有关政策,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要抓好医疗保险。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要抓好群众低保。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人群的生活水平。要抓好社会救助。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支持开展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

  3.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需要长期稳定,长期发展。我们要积极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认真解决拆迁安置补偿、涉军群体和企业改制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满足合理诉求。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整顿安全生产秩序,遏制煤炭开采、烟花鞭炮等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切应抓好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