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穿越半世纪的激情相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1:54 江南都市报
穿越半世纪的激情相拥(组图)

“来,为往事干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穿越半世纪的激情相拥(组图)

到哪都是手牵手。


穿越半世纪的激情相拥(组图)

我可找到你了


穿越半世纪的激情相拥(组图)

离别的泪水


  本报助阔别70余年的长征老红军谢元珍、杜文凯省城相聚

  昨日,在本报精心安排下,吉安老红军谢元珍(右)和阔别达70多年的四川籍女战友杜文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 前紧紧拥抱合影留念。记者李伟摄

  这样的相聚,没有惊天动地,但感人至深;

  半个多世纪后的一次拥抱,让两位满头银发的长征老战友湿润了双眸;

  她们手拉着手,让时光倒流,共同回忆长征路上的人,长征路上的事;

  幸福难挡的她们,还欢快地唱起了当年流行的红军歌谣;她们亲如姐妹,笑呵呵地称像“双胞胎”;她们难舍难分, 徜徉在英雄城的美景中。

  昨日,在本报记者的精心安排下,在英雄城南昌,吉安老红军谢元珍终于见到了阔别达半个多世纪的四川籍女战友杜 文凯。

  牵挂分别70多年的老战友

  26日下午,记者向谢元珍老人发出来昌与老战友兼同乡(二老均为四川省南江县人)杜文凯相聚的邀请。谢老非常 激动,再三向记者表示感谢。28日下午,本报从省城派出专车赴吉安接谢老。昨晨,在吉安干休所原副所长胡菊菊、吉安市 第一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曾福莲的陪同下,在本报摄影记者、驻地记者的照顾下,92岁的谢老乘上了本报专车赶往南昌。

  谢老告诉记者,长征后她与杜老一起在延安学习,被编入一个连队,学习结束各自奔赴不同战场后,就失去了联系。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能在人民军队的诞生地——英雄城南昌与老战友相见,是她这名老红军战士的光荣。记者问:“谢 老,您多少年没见到杜老了?”谢老用手一比划:“70多年了。”

  相见“以前你还是个小女孩”

  昨日上午10时25分,车辆抵达位于洪都大道的南昌市干休所杜文凯老人家附近。满头银发的谢老提前下车,用梳 子认真梳理了一下头发,拉扯了一下衣服,这才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慢慢向杜老家走去。可以看出她心情其实挺“紧张”,很 重视在分别了70余年的老战友面前自己的形象。

  谢老一行快抵达杜老家时,身形依然矫健的杜老便迎了上来。谢老却问道:“你是杜文凯吗?认不得了,变化好大呀 ,以前我们见面时你还是个小姑娘。”杜文凯拉着谢元珍的手说:“我认得你呀,你原来皮肤那么白、眼睛大大的,是连队里 的小美人。”杜老指了指谢老的脸:“你脸形没变,我还认得出。”

  谢老嘴上说认不得杜老,却拉着杜老的手不放:“你身体好呀,还是个小女孩,我比你大多了。”92岁的老人称8 6岁的老人为小女孩,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前俯后仰。

  此时,本报记者为久别重逢的两位老战友送上一束鲜花,并祝她们健康长寿,永远开心。据了解,杜老1933年参 加红军时才12岁,谢老时年19岁,已参加红军3年了。杜老还记得谢老的老伴:“姓杨,个头不高,人很好”。

  对歌红军歌谣唱不停

  “哎呀来,不是那个好铁不打钉哎,不是那个好男不当兵,晒谷就盼太阳辣,当兵就要当红军。”

  两位耄耋老人精力充沛,眼不花、耳不聋,说话条理清晰,让人心生钦佩。半世纪后二老阔别重逢十分高兴,争相唱 起了当年的红军歌谣。

  比谢元珍小6岁的杜文凯用细腻的声音唱起了两首当年在延安传唱的歌,引来阵阵掌声:“送郎去当红军,革命要认 清,豪绅呀地主呀剥削我穷人,哎呀我的郎我的郎。”这是一首可以两位女兵对唱的长征歌谣。杜老邀请谢老接唱,但谢元珍 显得十分羞涩,最后一句“哎呀我的郎我的郎”迟迟唱不出口。谢老说,唱什么我的郎啊,我就不喜欢唱那个。逗得大家又是 一阵欢笑。

  两位老红军你一首、我一首,将当年征战沙场时传唱的红军歌谣唱个不停。怕累着两位老人,一旁的护理人员不得不 时时提醒二老注意休息。

  出游二老亲密如“同胞姐妹”

  在解放初,谢元珍老人曾到过南昌并住过一两年,但对于眼前的南昌,谢元珍感觉既熟悉也陌生。

  下午,本报邀请两位老红军同游新南昌,谢老对于面貌一新的八一广场十分惊喜。杜老则因为此次是陪着半个多世纪 未见面的老乡、老战友一起同游南昌,更是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在八一广场的纪念塔前,两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拍照留念。杜文凯开玩笑说:“我们两个是双胞胎。 ”许多游客得知眼前两位老人均是年逾八旬的老红军时,都不禁肃然起敬。

  游完新南昌,离别的时候也到了。昨日下午,谢老、杜老依依惜别。记者注意到,两位老人的眼角均湿润了。

  当日,谢元珍还看望了在九四医院高干病房住院的红军老战友——94岁的胡桂香老人。随后,本报记者护送谢元珍 安全返回吉安。

  昨日晚上7时,前方记者传来消息,谢老一行已经安全抵达吉安。

  花絮

  二位老人再三感谢本报

  昨日,二老不时地感谢本报,说不是本报的策划活动,她们无论如何都聚不到一起,这样的见面实在难得。

  一直陪同两位老人的杜老的子女及杜老原单位中国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的老干部接待处负责人对于本报促成二老相 聚也十分感激:“老人家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感谢你们的精心安排。”

  二老同样育有8个子女

  二老在交谈中,偶然获悉对方竟与自己一样,都是育有8个子女,便互相打趣着说:“咱们还真是有缘呀。”

  医护人员专程陪同

  虽然谢老身体状况很不错,但毕竟谢老已92岁高龄。为让谢老能顺利抵达南昌,吉安干休所安排了一名医护人员陪 同谢老来昌,一路上给予了精心照顾。谢老抵达南昌后,老人家的身体比我们想象中的还好。

  声音

  老红军聚首意义重大

  许多读者非常希望谢元珍老人能来南昌,一名姓王的读者来电说,老人家很不容易,看了她的故事非常感动,我们应 该实现她的心愿。

  读者李先生认为,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九家省级主流媒体联合策划的“长征路上,心愿旅程”活动,意义 非常深远,是另一种形式的重走长征路,是一堂别开生面的革命教育课。长征老红军在英雄城相聚,意义更非同寻常。文/记 者王文王平图/记者李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