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市民收藏40余幅珍贵唐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6:13 深圳晚报

  一市民收藏40余幅珍贵唐卡

  专家初步推断最早的一幅源自元代价值连城

  本报记者方勤报道记者近日惊悉:祖辈世居青海省塔尔寺的市民彭先生家里珍藏着不下40幅年代久远、价值连城的老唐卡!经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市文物管理办公
室研究人员刘涛认真鉴别,初步推断最老的一幅唐卡可追溯至元代,明清年间的唐卡也为数不少,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在国内唐卡的收藏家中,彭先生的藏品之丰富、年代之久远,极属罕见。

  1

  部分唐卡由塔尔寺馈赠

  来到彭先生家时,他正从画筒中取出几幅唐卡,小心翼翼地在铺着宣纸的桌面上展开,一股浓烈的酥油茶味立刻弥漫开来。经过岁月的洗礼,许多唐卡已经腐痕斑斑,但画面内容保存完好,颜色依然鲜艳。“打开一次就损坏一次,因为老唐卡都是天然颜料绘制,容易脱落。”彭先生说,唐卡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相当于汉族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记者注意到,所有的唐卡上都遮着盖帘,许是在烟熏火燎的寺庙里悬挂的缘故,许多盖帘都呈灰黑色,但上面的花纹仍依稀可辨。

  彭先生说,他母亲的家族世世代代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生活,因为笃信佛教,从祖辈开始就为塔尔寺服务,外公是金银匠,为塔尔寺做了一辈子的金灯、银灯;一位远亲是“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的传人。塔尔寺以壁画和堆绣著称,为了表达感谢,塔尔寺的住持和僧侣馈赠了一部分唐卡给彭先生的家人。

  1982年,20岁的彭先生随全家迁来深圳定居,唐卡也一起从青海带来。随着年纪渐长,彭先生对唐卡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次回家探亲都有意识地收藏各式各样的唐卡,从年代久远的刺绣、堆绣、缂丝唐卡,到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彩绘、印刷唐卡,多年搜集下来,唐卡已积攒至40幅左右。

  2

  最早一幅是元代珍贵文物

  两位资深文物专家——市考古所所长任志录、市文管办研究人员刘涛一进彭先生家门,就一言不发地站在唐卡前凝神细看。“这个是清初的,不会超过明代晚期。”任志录指着其中一幅“黑卡”(《黑金卡大威金刚》)说:因为这幅画的人物脸型十分饱满,是清初人物画法的特征。任志录解释,人物脸型画法是判断年代的标志特征之一,如元代人物的脸扁、方;明代早期人物的脸饱满、有精神;明代晚期人物是“用”字型脸,下部稍宽;清代人物的脸就微瘦一些。

  走到另一幅颜料已经脱得斑驳、画布上贴有金箔的唐卡《阿弥陀佛天堂》前,任志录看了半晌,之后又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细节,喃喃自语:“这个可真早啊!这个有意思!”任志录向记者解释,这幅唐卡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画面上的花大枝大叶,非常罕见,可初步断定为元代的唐卡。

  “你看这幅,佛祖莲花台下的小人儿都画得惟妙惟肖。”刘涛指着一幅《白伞盖佛母》说,彭先生展示的几幅唐卡与他在萨迦寺、布达拉宫看到的唐卡,在工艺水准上非常接近,技艺尤为精湛。

  通过目测、触摸等手段,两位专家对画幅进行了初步鉴定,均表示这批唐卡为古物无疑,极为珍贵,价值连城。刘涛表示,从多年文物鉴定的经验和对唐卡的认识来看,唐卡的新旧、真伪和年代能初步判断,但具体价值还需进一步认定。

  3

  明年露面深圳民间收藏展

  彭先生还展示了一本集纳了40来幅唐卡的画册,他将他所收藏的唐卡以高清晰镜头拍了下来。据彭先生介绍,在去年底的一次拍卖会上,他带着几幅老唐卡见了广东省的文物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遇春,省里的专家表示有几幅老唐卡够得上国家一级文物,在西藏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的珍藏中都属罕见。

  “有些人怀疑深圳哪有什么藏家?这回可得让他们见识见识深圳藏家的实力!深圳可是卧虎藏龙之地!”任志录笑呵呵地说。他与刘涛都力荐彭先生将唐卡拿出来,作为明年市文管办举办的“深圳民间文物收藏展”的重要藏品展出,甚至可以举办彭先生的收藏个展,到时候将力邀全国研究唐卡的专家专门来深圳看看这批唐卡。彭先生欣然应允,表示愿把这批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和广大藏友们分享交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