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万元专利技术回报国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09:44 燕赵都市报 | |||||||||
新闻梗概:赵金凯,一位经历唐山大地震浩劫而幸存的唐山普通市民。30年前的大地震使他腰部严重受伤,头部砸成7.5厘米伤口并血流不止。国家抗震救灾人员从废墟上将他救起,为此他感恩至今。1996年至今他潜心学术研究,并研制成价值1584.9万元的一种复方中草药的脱色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唐山抗震30周年前夕,他想以此献给国家,献给那些曾在唐山奋力抢救伤员的可亲可敬的人们。
5月27日,记者来到唐山丰润区,走进60岁的赵金凯家里。厨房里各种烧瓶、烧杯摆放得整齐而有序,客厅的衣橱里瓶瓶罐罐满是贴有标签的药水,这是他潜心研究的成果。记者观察发现赵金凯脑门上依稀尚存着长长的疤痕,这是30年前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印记,它的存在使赵金凯永远忘不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我要把我的发明专利献给国家、献给党,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是解放军把我从废墟堆里救出来的。”见到记者,赵金凯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地震受伤心念解放军救援 1976年,赵金凯是唐山机车车辆厂的工人,妻子是唐山华新纺织厂职工,夫妻俩和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一家人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夺走了家人的生命,只留下他和大女儿相依为命。 “那时我家有两个睡觉的房间,平常大女儿和我们夫妻两个住一间,二女儿、小儿子和他奶奶住一间。可7月25日那天晚上,我的小儿子哭哭闹闹得要和我睡在一起,没想到就这样迎来了可怕的地震。当时,我只感觉房子在晃,随即,我家的房子便倒塌并压在了我的身上,重压致使我晕倒,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钟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赵金凯心绪难平,“我醒来的时候,头部仍旧血流不止,腰被砸得疼痛难忍,而惟一幸存的十多岁的大女儿就守在我身边,看我醒来哭着告诉我,奶奶和弟弟妹妹都被砸死了,上夜班的妈妈还没有回来。”赵金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唐山大地震就像魔爪一样把唐山抹掉,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但是像赵金凯一样的所有唐山人民在期待着,他们心中坚信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他们。“我在废墟上躺着的时候就想国家一定会派人来救我们的。”救灾队伍的速度之快证明了赵金凯的想法。 据赵金凯介绍,当时他的伤很重,腰被砸折了,脑门上一个大口子都显露出了白骨。由于失血过多,他浑身无力,连一个砖头的重量都承受不起。“受伤后,我眼歪嘴斜,神经麻木了,看到这种情况,救灾的队伍立即把我送到河北省枣庄医院进行治疗,枣庄医院的工作人员24小时不下班连续工作抢救伤员,我们这些伤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伤口好些的时候,我想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但被他们拒绝了,‘你们的任务就是养伤。’”思绪回到当初,赵金凯激动不已。六年潜心研究终获成功 地震过后,赵金凯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工作,1984年他所在的唐山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搬到丰润区,1992年,他陪一位老师去北京铁路总院做膀胱癌手术的时候,结识一位专家,当时这位专家正研制一项高科技项目——金属陶瓷,这让赵金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参与了这个科技项目的研发,虽然后来这个项目没有成功,但是在赵金凯心中却产生一种研发高科技项目为国家造福的冲动。 1996年,赵金凯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3陆军医院进修,从那时开始,他便潜心研究中药制剂学,这一研究就是6个年头,终于在2002年研制成一种复方中草药的脱色技术,并于2006年4月26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抗震30周年之际献出发明专利 赵金凯介绍,此项发明专利解决了复方中草药过去不能脱掉自然色素、水溶性色素树脂的脱色问题。经脱色提纯的中药液,保留了中药的有效成分,清除了杂质,中药液变成了无色、无毒、澄清、透明的液体,极易被吸收,可配置各种中药制剂,给中药的应用开辟了广泛的前景和新的途径。 赵金凯发明的这种复方中草药脱色技术已经过北京建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这项专利技术在评估基准日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的市场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584.9万元。 如此价值的专利项目无偿奉献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不理解,但赵金凯有自己的想法,“正因为这项技术有这样的价值,所以我想把它作为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的礼物献给国家。大地震时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我们伤员,把伤员的生命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地震时,一条生命值多少钱?这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今天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国家赐予的,我不能吝惜这些钱,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给我的国家造福。” 昨日,记者联系相关部门,对捐献发明专利一事,工作人员表示可以通过自动放弃专利保护的形式进行。对此,赵金凯表示如果有人想研发他的专利技术为人类造福,他将毫无保留地放弃专利保护,把研究成果用于服务广大人民。 本报记者:齐雪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