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液化气“气价联动”即将出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3:15 现代快报

  近来,气源价格持续下降,而瓶装液化气的零售价却居高不下,现行液化气价格管理体制遭遇尴尬和挑战。昨天,南京市燃管处、南京市物价局召集新闻媒体座谈,共同探讨更好的气价管理思路。有关人士表示,为了彻底改变目前这种涨易跌难现象,将很快采取“气价联动”措施,使气价上下调整更加及时和透明。

  气价每日“联”择机“动”

  现行南京民用液化气执行的是政府指导价管理,即由物价部门根据气源价格及企业的合理利润率,核算出一个中准价,再由企业在中准价基础上根据15%的幅度上下浮动,自主确定最终零售价。这种价管模式在气源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气源价格波动频繁的现状下,已经不能满足气价管理的需要。王国宝坦言,“经常面临中准价被动上调、一旦上去就下不来的尴尬局面。”

  怎么办?“市场化是大方向。”王国宝明确表示,从长远来看,气价还是得交给市场说了算,但在目前百江、华润等大户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实行“气价联动”,即选择社会平均营运成本作为参照数,给予合理微利的利润空间,气源价格变化,气价就变动。该价格机制最直接的效果是有助于液化气市场零售价更趋于公开、透明、科学、合理。

  ———每日跟踪每月公布气源价

  实施“气价联动”后,物价部门将改定期监测气源价格为每日跟踪监测,在每月月头测算并公布上月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两个气源厂月均气源出厂价。同时对重点零售单位的实际进货价格进行监测。

  ———气源价累计涨跌超4%则“动”气价

  原则上是以上个月的市场平均价格作为下个月的瓶装液化气指导价。若月均出厂价上涨或者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当月销售基准价不作调整;但以后累计上涨或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该标准时,则调整销售中准价。据初步考虑,将气源累计涨跌的参照标准定为4%。同时,缩小上浮定价的空间,价格上浮封顶,下浮放开,鼓励企业竞争。

  ———限定气商利润50-100元每吨

  以前的管理体制是按照“利润率”核算的,而实施气价联动后将改为“利润额”。一字之差悬殊却很大。如果气源价格越高,利润率固定时,企业的利润则越大;而采用“利润额”,则企业的利润相对固定。目前初步核定气商利润为50-100元每吨。

  ———已经做了3个月的“模拟”

  王国宝还透露,气价联动方案虽然尚未正式实施,但物价部门已和市政公用部门进行了3个月左右的模拟测算,结果显示,按照气价联动方案,液化气零售价将会略低于现行市场售价。可见,气价联动的确有助于气价的灵活、透明,但这不可避免利弊兼有。王国宝分析,最主要的不足是可能会因为以上个月的数据为参照,而带来参考价“滞后逆市”现象。

  行业成本

  300至1000元

  巧合的是就在昨天,苏州14.5公斤装液化气的价格降至80元一瓶,而南京是88元,依然没降。对这样的差价,以及“扛着”不降价的解释,南京液化气市场几大巨头一直宣称是因为自己“成本高”。那么,南京液化气市场的营运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物价部门不久前委托价格认证中心,对液化气行业的营运成本展开调查。第一轮针对全市55家液化气经营企业进行了普查。第二轮选择了百江、华润、银南、南京液化气有限公司、赛特等5家规模大小不等的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得出的结果让人颇为惊讶:南京液化气行业的营运成本悬殊非常巨大,最高的800-1000元每吨,少数甚至1000元以上;最低的300-400元。

  “如果我们就高核定行业成本,显然是等同于鼓励落后,不利于整个行业成本的降低;如果就低,则小气商的利润将会更高。”南京市物价局工价处处长王国宝说,几家大气商虽然用户很多,但成本也大,而一些小气商往往只雇佣一两个人,成本很低,甚至连账本都没有。“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在相同气源价格的市场环境下,怎样确定合理的行业平均成本,再以平均成本为参照,合理确定零售价。”据悉,物价部门目前已经初步核算出了大致数字,但昨日未作透露。

  中准价暂时不会下调

  如果说气价联动还是下一步的事情,则当前最迫切的是中准价是否下调。现行中准价还是在气源价格居于5750元/吨的高位时核定的,而现在气源价格已持续在4600元/吨徘徊。虽然一些小气商陆续下调了零售价,但几大巨头却纹丝不动。要想“撼动”他们,只有下调中准价。不过,面对媒体的追问,物价部门表示近日为了避免气价联动后的频繁调整,暂时可能不会调整中准价。这个回答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气价联动方案近日内即可实施。

  【记者手记】

  垄断不破,难免“隔靴搔痒”

  55家气商,60多万用户。乍看起来,南京民用气市场的“竞争”蛮激烈的。如果气商势均力敌,每家瓜分市场的平均数将是1万多户。然而现实情况是,百江、华润、南炼华雄三巨头垄断了约80%的市场份额,假设用65万用户计算,则这3家的用户已达52万户;其他52家中小气商“分享”剩下的仅13万户。另外,三巨头的阵地是主城的“战场”,而绝大多数小气商受限于严格的场地要求、硬件要求,根本难以插足,很难与百江、华润面对面地竞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巨头对市场价格享有充分的“话语权”。有人开玩笑说,当气源价格下降、小气商纷纷降价的时候,三巨头一个电话一打,“价格同盟”就形成了。“你不降啊?那好,大家都不降。”最后吃亏的还是用户。记得去年气源价格同样持续降价时,南京还曾发生过物价局敦促多次,几大巨头就是不降价的“怪事”。而苏州之所以与南京出现每瓶气8元的差价,也正是因为当地近年来广设便利店,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

  实施气价联动后,有望通过相对灵活的价格调整,促成整个液化气行业的价格变动,“赖着不降”的现象将有所缓解。然而,如果垄断不破,整个行业的成本就不可能真正降低,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得到强化,气价市场化的最终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好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市政公用局公用二处处长侯峻、燃管处处长张兆福均表示,下一步会考虑扶持小企业,如对屡次主动降价的空军气象学院换气站将鼓励他们在主城设立旗舰店,与百江展开近距离的竞争,从而起到平抑气价的作用。快报记者郑春平鲍铭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