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转型路上 2000万儿童酸楚留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4:5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感觉父母的存在。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他们有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据央视报道,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有2000多万。

  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带队看望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流动人口子女,同时呼吁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希望全社会密切协作,共同为促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谋划策、办实事。

  酸楚的名字

  伴着缺憾长大

  A 情感空巢:无人谈心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被监护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二是亲朋监护型;三是单亲监护型。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了,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任其发展,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B 成绩欠佳:逃学迟到家常便饭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留守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

  C 道德危机:三成儿童经常说谎

  31%的人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有过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他们大多跟祖辈生活在一起,隔代教育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溺爱。

  D 违规违纪:盲目冲动打架斗殴

  “留守儿童”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22%的人沉迷于打游戏,30%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

  多方正努力

  关爱留守儿童

  A 全国将办千所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5月27日,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授牌仪式在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授予该村家长学校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校牌。

  与此同时,内蒙古、福建、江西等10个省区市举行了授牌仪式。据悉,今年全国将建立1000所这样的示范学校。

  B 明确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随父母进城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就达640多万人,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C 河南: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

  河南滑县在农村推广建立全日制寄宿学校,由学校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住校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集中管理。这些寄宿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学习和生活档案,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外出打工的家长可以经常与学校和自己的子女保持联系,经常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D 安徽: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安徽和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托管机制,各乡镇均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领导组,镇村分别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领导组给每个“留守儿童”确定了联系人,指导监护人。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

  解决问题

  能否从这里入手

  A 父母不离家,孩子才不苦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农民的权益。现在如果只让农民种地,改变不了农民收入少的问题,改变不了农民穷的命运。只有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头”,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B 儿童福利需要国家解决

  中国传统的福利体制是不健全的,社会性特征不突出,在农村,个人生存发展权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儿童,是靠家庭和家族力量解决的,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特征之一。但这和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是相悖的,根据现代理论,社会个体的福利责任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也就是说要用社会和国家的力量解决个人可能遇到的困难。

  C 拆除户籍制度壁垒

  如今要求国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以至取消与户籍相关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政府应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教育等制度的壁垒,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留守不解决将成

  潜在不稳定因素

  记: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引发了哪些问题?

  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关注,应该是在本世纪初。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很多人已进婚育年龄,留守儿童群体有了一定基数,一些问题开始显得严重。

  留守儿童群体除了一般的经济困难之外,更多的是在父母照料、情感发展上和健全农村家庭孩子之间产生区别。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和发展权往往没有得到落实,这种有缺陷的幼年生活对他们的价值观和感情发展有一定影响,随着他们年龄增大,幼年时有缺陷的生活带来的问题会凸显。

  诸如此类问题,使得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成长产生一些危机,犯罪和受到罪犯侵害的可能性就会高于健全家庭的孩子。

  记:您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陆:留守儿童还不是一个完全处于特别困难境地的群体,对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估计过高。我们的调查显示,有些指标不是那么严重,一些媒体报道是个案性的。但如果放任这个群体以这样一种生存状态长大,会增加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记:在农民工问题解决之前,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独立解决?

  陆: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衍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很多方面配套发展。

  记:1998年,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出台政策,要求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要以流出地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日留守儿童的问题。这项政策是不是应该取消?

  陆:我的理解,当时出台这项政策主要是防止流动儿童失学。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减少留守儿童群体,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好的环境。

  上世纪60年代初,西方社会离婚率上升,大量出现离异家庭儿童,在当时这些儿童可以说也是一个特殊群体,而且数量较大,当时西方的做法就是大力宣传进步理念,减少社会对这些儿童的歧视,提高社会对他们的认可程度。

  据《南风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