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最后一个点灯人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8:15 南京晨报

  每次去赶集,陈根东老人都要光顾镇上唯一一家卖煤油的商店,拎上一瓶煤油回家点灯。这位盲老汉和他的残疾老伴15年前抱养了一个弃婴,一家三口住在六合八百桥镇金牛湖边,家里至今没通电。有人说,他们也许是南京最后的点灯人家。

  趁着天亮赶紧吃晚饭

  黄昏时分,在景区深处的茶园山坡下,陈根东和老伴站着等待放学的孙女。“这丫头怎么还不回来啊,天马上要黑了。”老夫妻俩开始叨咕。好不容易等到孙女回来,一家三口坐下来匆匆吃饭,吃到一半屋里就黑了。小女孩熟练地到里屋端来一个葫芦一样的玻璃煤油灯,豆大的火苗慢慢跳起来,房间里一片橘红。“对我来说,有灯无灯都无所谓,可老伴和孩子不行,家里没有电,他们生活很不方便。”陈根东老汉说,他们靠点灯过日子,所以要趁着天亮吃晚饭。

  300户大庄的“遗民”

  65岁的陈根东老人说,他从小生长在这山洼里,原来的村庄名叫瓦屋陈,有300多户人家。“1958年大跃进时,人民公社将金牛湖挖成了人工湖,位于湖底的瓦屋陈村就搬迁了。我的几个哥哥到山外成家立业,姐妹也出嫁了,就剩我一个盲人跟父母留下来。从20多岁起,我就在湖上摆渡,全靠耳朵辨别方向。前几年这里建了大桥,我才停止。”陈老伯说,老伴的手脚都有残疾,后来一只眼睛也生了白内障。父母去世后,他们夫妻俩就继续住下来。

  孙女是15年前捡来的

  陈根东的孙女名叫陈巧玉。老人说,“玉”字是“遇”字的谐音,意思是碰巧遇到的,因为孩子是他捡来的。“15年前,我到镇上去买猪饲料,路边有个弃婴,我正好也想要个孩子,就抱回来。我和老伴自己省吃俭用,总算养大了。”山外的人早就通电了,陈根东的小屋一直是昏暗的。陈根东的老伴说:“现在还好,到了七八月份,天热起来,电扇都没有,那时候才叫苦呢。”陈根东称,几十年来,他们一直点煤油灯或蜡烛过日子。“以前,点灯的人家多,煤油也好买,现在不行了,只有镇上一家卖煤油。这孩子可受罪了,只能在煤油灯下看书。”陈巧玉现在八百桥镇上初一,每天早上5点离家,晚上放学后不会马上回来。“学校有电灯,我天天做完作业才回家。我希望自己好好学习,将来把他们接到山外,让他们过上光明的生活。”

  风景区正在想办法

  金牛湖风景区的陈主任说,老夫妻俩每月有几百元的补助金,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全免的。对于没有通电一事,陈主任说,考虑到他家比较偏僻,单独通电不合适,管委会曾动员过老人迁到景区外居住。可老夫妻俩舍不得离开,所以问题一直没解决。陈主任表示,他们还会继续做老人的工作,让他们早日摆脱没有电灯的生活。读者朋友如果愿意帮助他们,请与85175110热线联系。

  作者:李灿伦/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