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传统节为何缺“人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8:55 每日新报

  在诸多的西洋节面前,中国传统节明显缺乏“人气”。为什么中国传统节“热”不起来?很大程度上与商家有关。

  西洋节的“物质过节”更迎合商家的利益,所以商家更热衷与把西洋节办得热热闹闹。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的“精神过节”便明显处在下风了。

  商家过度炒作西洋节得以流行

  应该说,社会中风行的各种各样的西洋节都是商家过度炒作的结果,圣诞节送点儿礼物自然不必说,情人节的玫瑰花、巧克力更是到了泛滥的地步,有的商家为了促销甚至搞出五花八门的“情人节套餐”,衣、食、住、行几乎全都能沾上边儿,甚至有的“夫妻保健”也都跑出来凑热闹。另外,愚人节、复活节等新“引进”的节日也被商家尽可能地利用,什么通宵狂欢、什么限时抢购等等促销方式真可谓如火如荼。这样炒来炒去,最后连卖菜的小贩都知道复活节能多卖俩南瓜。

  商家过度炒作的结果,无疑让年轻人和孩子们更注重这样的西洋节,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商场、超市、歌厅、饭店等等场所都是热闹的,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符合节日特色的礼物,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大家更觉得像是过节了。

  谁也不会考虑被商家宰了多少钱,反正礼物送出去了,也收回来了。商家们无不是赚了个盆满钵满,感觉就像是“忽悠了他们,还能得句‘谢谢啊!’”

  节日重在内涵中国节略处下风

  与西洋节的“物质过节”相比,中国传统节的“精神过节”似乎并不吃香,纵观一整年的节日,除了春节能真正地“火”一把以外,其他的节日都显得略差一些。仔细想想,中国传统节更注重“精神过节”,表现形式充其量就是一点儿过节食品,比如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样的过节食品也只能吸引餐饮业主注意,与西洋节的“商家总动员”比起来,热闹程度自然逊色了许多。

  中国传统节的内涵是丰富的,每个节日都或多或少地可以与某个名人或某个神话有关系,因此过中国传统节自然要对节日的由来熟悉才行。但是,如今很多孩子甚至是年轻人都忽视了节日的内涵,节日变得更加像个休息日、休闲日,毕竟没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节的内涵变得很容易被冷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首个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受保护

  今年6月10日将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日”中,具备开放条件的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将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免费对公众开放。不仅如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遗产日”如及时雨般“浇”醒了很多仍在痴迷西洋节的人。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节永远不会冷,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永远不会成为被人遗忘的“遗产”。

  新报记者王搏

  <责任编辑>闫新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