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学生的香港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9:52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徐彬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今年有超过10%的考生报考了香港的大学。对于他们来说,3站地外的北京大学或者清 华大学,已不是惟一的金字招牌,更大的诱惑来自香港——灵活的招生方式、丰厚的奖学金、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好的就 业和深造机会。

  香港伸来的橄榄枝

  实际上,对香港伸来的橄榄枝,人大附中的学生早已不新奇。

  这本是一个“不存在高考升学率问题”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2001年—2005年,每年有40%的考生能升 入北大、清华和人大。

  5月19日,该校副校长沈献章说,香港来北京招生并不是短时间的事,10年前,人大附中便有学生陆续赴港澳就 学。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港澳高校招收的都是不占内地招生指标的自费生。虽然那时港校就对成绩优异者提供高额奖学金, “但由于渠道不畅通,前去就学的学生并不多”。

  大规模的报考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香港的另外6 所高校和5所澳门高校仍继续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一年,人大附中有24名考生接到香港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20名最终成行。

  沈献章介绍,这20人中有同时接到北大或清华录取通知书的,但自己选择了香港;也有比北大和清华的录取线差几 分的,态度更是毫不犹豫。

  让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两次模拟考试中都考出高分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

清华大学,第二志愿填写的是香港 城市大学,但在正式高考中发挥失常,比清华的录取线还少两分。结果香港城市大学不仅录取了他,还奖励了24万元奖学金 。

  这个事例在同学中广为流传。沈献章说,今年,人大附中报考香港的人数超过10%,达到95人。

  北京时代凤凰快递公司经理储皖沪的孩子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情况如同那位“失而复得”的师兄——有实力上北大或 者清华,但也选择了香港。

  全家研讨,初步敲定3个志愿填报方案:香港城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技大 学、香港城市大学。

  年初,孩子赴港参加“京港学生对话”,专门到香港中文大学“转了转”。回来后,说了一句让原本还犹豫的妈妈彻 底改变主意的话:我要去香港的一流大学上学。这个家庭决定用“香港攻略”——也就是第二方案——来应对孩子的命运之战 。

  “水与火的区别”

  香港用几场简简单单的宣介会,便打开了内地的缺口。

  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香港有6所高校是自主招生,并不占内地的招生指标,万一考生不能被北大和清华录取,香 港还可以作为一条退路。

  宣介会上的港方教师,让学生和家长眼前一亮。“他们气质很好,谈吐很有学者风范。”储皖沪说。

  储家的“香港攻略”确立之前,储皖沪接连挤进北京和天津的两个会场——分别由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主办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全英语教学方式,学校环境,博士生录取比率,毕业后学生的去向,都令他感触很深。

  “起码不像北大和清华有那么多学生,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储皖沪说。

  但要获得香港的大学奖学金,难度并不亚于上北大或者清华。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将考察考生的英语能力和均衡素质 ,他们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下转第2版

  上接第3版

  “我们培养学生,不光要看能考多少分数,而是今后在社会上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的人。”港 方教师这样解释。

  而这一点,恰恰说到了家长们的心窝里——内地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便是很多学生缺少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标准答案 。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甚至当场拿定主意:即使拿不到奖学金,也支持孩子去香港上学。

  为香港招生叫好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

  “我相信在香港,学生能受到货真价实的教育。”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杨东平教授说,“内地的大学,整体 上还处在前现代状态。”

  在他看来,内地和香港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就像水与火,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其中的区别”。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内地大学生上互联网要付额外的费用;而在香港,这是校方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

  “实质性的启迪”

  香港高校侧身内地争夺生源,考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一考定终身”中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有选择,就必定有流失。在中国人民大学,过去几年流失的学生逐年增加。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后来发现,有一部分未 报到的学生去了香港。而在北大和清华,有不少像陈秀野一样的“高考

状元”转学香港。

  与外界猜测的不同,这些大学并不认为香港招生会对他们产生冲击。

  “香港招生目前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

北京大学招生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至于状元流失,也不是很严重的问 题,“没有状元还有其他一流人才”。

  清华大学对本年度的招生充满信心。一位教师认为,清华的育人模式经过了上百年的探索,经得起时间检验;而香港 来内地招生,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不过,在生源争夺上清华已经迈出一步。清华招生办提供的2006年招生简章上,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 完善“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引进香港高校赴内地招生,原本是一招双赢的妙棋:考生受益;两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得以互动。但在一些学者看来, 短期内要去除内地高校的行政化色彩,打破内地的几所名校垄断高分考生的格局,并不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估计,如果不扩大招生规模,20年内,香港都难撼动北大和清华在内地的霸主地位,“如 果教育体制不变,香港招生只会对自己有利,北大和清华依旧可以选到高分考生。”

  但他相信公众会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启迪,舆论将迫使北大和清华这样的名校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这是一种潜在压力,“至少是让北大和清华在心理上有压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