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09:16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新华日报报道

  记者: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广泛的焦点之一,请问您怎么看?

  陈天明:看病难看病贵成因比较复杂,属一果多因。据卫生部高强部长分析主要有六大成因,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二是财政
投入严重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三是医疗保险发展缓慢。四是药品和医疗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四是药品和医疗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这些企业的成本都不是政府支付的,都需要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五是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出现“逐利”倾向。目前政府投入很少,每年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六是政府对医疗市场监管力度还不够。我认为这分析得比较透彻。

  记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今年南京卫生系统有哪些动作?

  陈天明:省委、省政府,南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4月8日省委书记李源潮到南京作专题调研时指出,改变当前农民和部分城镇困难家庭“看病难”,缓解普通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看病贵”,实质是要建立起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改变群众看病难,缓解看病贵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卫生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围绕改变群众看病难、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南京市卫生系统,做了大量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主要是建设农村卫生服务新体系,完善惠民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同城互认,推行“药房托管”等举措,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

  记者:南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专门为低收入群体看病的惠民医院,惠民医院看病到底有哪些优惠?

  陈天明:2002年8月,南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惠民医院,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市长罗志军出席了挂牌仪式并为惠民医院揭牌。惠民医院主要为经民政部门认定核准的特困病人,提供共有十三项减免、优惠政策,简称“五免、五减半、三优惠”。成立三年多来,惠民医院及慈善门诊共接诊门诊病人近100万人次,住院收治病人1000余人次,累计发生各项费用2338.87万元,减免各项费用926.47万元,减免比例约40%。做到了真心惠民真正惠民。

  记者:仅此一家惠民医院能解决全市困难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吗?

  陈天明:为惠及更多人群,2004年12月,市卫生局在建邺区医院、江宁区中医院、浦口区医院分别挂牌成立了市第二惠民医院、惠民中医院、第三惠民医院。2006年3月,又增加市妇幼保健院为惠民医院,市儿童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为惠民定点医院,同时确定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中大医院、鼓楼医院、第一医院等7所三甲医院为惠民医疗机构的指导医院。这样就基本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市、布局合理、中西医兼有、功能齐全、技术完善的惠民医疗服务体系。省委李书记视察后说南京惠民医院办得很好,这三年有很大的成绩。

  记者:农村村民看病有没有什么优惠措施?

  陈天明: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农村卫生工作。2005年全市农村完成了596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改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162.33万人,参保率达90.98%,全年共补偿医疗费用8549.06万元,其中个人最高补偿达6.60万元,农民的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100元,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保率达93%,资金使用率达90%左右。市政府下发了《南京市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确定从2006年起,市、区(县)共同筹资7亿元以上加强郊区基本现代化医院建设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记者:现在提倡”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南京有哪些做法?

  陈天明:大医院设备先进、专家多,当然看病成本也高,但事实为80%以上的病都是常见、多发病,患者没有必要进大医院。南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1997年起步,历经9年探索。全市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4个,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80.22%,人口覆盖率达96%,服务人口达550万余人,95%以上的居民步行10-15分钟就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已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32.14%,平均每一门诊费用53.09元,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费用1614.24元,分别是三级医院的1/3、1/6费用。今年将年计划新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区92%以上的街道(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100%的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以上的村卫生室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为彻底改变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局面,近日刚刚出台了《开展社区首诊制及双向转诊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规定一般常见多发病、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等9种病将下转到社区治疗。同时更多社区卫生服务将纳入医保,方便群众就医。

  记者:还有没有优惠群众看病的措施?

  陈天明:从2006年1月1日起,南京地区二级以上(约60家)军队及省、市、区、县医院间试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从而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在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切实减轻病人的负担,逐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了解,南京在省会城市实行医学检查军地联动、省市联手、同城互认,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尚属首次。实施这项制度后,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至少可节约15%的费用。

  记者:看病贵,其实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药太贵,南京这方面有何做法?

  陈天明:药价虚高,药品购销当中的回扣等不法行为,群众一直意见较大。近两年来,市栖霞、雨花台两区率先尝试“药房托管”试点,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据栖霞区统计,尧化医院两年来共少收药品费用达476万元,减轻了群众医药负担。雨花台区一年少收药品费用达405万元,铁心桥卫生院2005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药品收入由86.5万元降到了68.5万元,药占比由55.04%下降到42.28%,药处方平均值由55.14元降到了47.16元。其次是提升了医疗体系的对外形象。栖霞区尧化医院就诊人数连年增加,2003年门诊就诊人数3.6万人次,2004年为8.9万人次,2005年门诊就诊人数10.2万人次,医院发展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是实行药房托管后,实现了药品审批权、采购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切断了医药代表与医院之间的直接联系,第四是节省了医院药房人员的经费支出和资金占用,降低了医院的经营成本。

  对开展药房托管的做法,卫生部高强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对南京市医疗机制、探索有效管理的精神应给予鼓励”。省委书记李源潮也指出,“药房托管有利于改进医院用药、医生用药厂家销药的结构,有利于药品费用的降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志军要求卫生部门“探索更多的从基层基础性问题做起的思路,使南京特色在医疗卫生系统得以充分体现”。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召开专题会议,稳步推进“药房托管”试点工作。

  记者:有人认为,多发展民营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您怎么看?

  陈天明:大力发展民营医院,形成与公立医院竞争态势,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目前,南京市已有南京紫金医院、金陵男科医院等628家民营医院,占市场总份额的8%左右,大型的明基医院、同仁医院也正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河西、江宁地区兴建,明后年将陆续投入使用。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民营医院的市场份额扩大到20%-25%左右。

  记者:改变看病难、缓解看病贵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请问南京卫生部门有哪些长远目标和打算?

  陈天明:今年4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南京市调研卫生工作时指出,“南京市事业的发展很好,有很大成绩,在医疗

卫生改革方面也是走在前头的。希望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的发展和改革,花更大的气力,创造更多的办法,取得更大的实效,提供更好的经验,建立一个使更多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廉价的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对全市卫生系统的关怀和鼓励,也是对全市卫生系统的期待和希望。我们要按照省市领导的要求,“
十一五
”期间,紧紧围绕着建设“全国一流的卫生服务基地”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实施“135”卫生改革发展战略,改变群众看病难、缓解看病贵现象,为建设“和谐南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