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方舟3号”搁浅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15:07 新民晚报

  一项由科技部牵头、专门对国家863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的秘密行动正在开展中。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已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3年多的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引起了科技部有关部门的注意。

  方舟科技曾是中关村的明星。早在2001年7月,该公司即独立研发出国内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实用化微处理器(CPU)芯片,被媒体称为“改写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然而,2003年5月,当该公司对外宣布“方舟2号CPU”实现商业化之后,旋即以“壮士断腕”的气魄作别过去,极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2004年,传言说方舟科技CEO李德磊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已“放弃CPU”。

  “事实上,方舟一直承担着国家‘863计划’任务。”据知情人士透露,“方舟3号CPU”曾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这个被要求于2003年12月完成的项目,由于研制内容以及使用经费严重违反863合同等各种原因,迄今无法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方舟3号”透支声望

  方舟CPU的诞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早期的鼎力推荐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倪光南不仅向国家推荐了方舟CPU项目,还在2000年5月,亲自为中芯微系统公司(“方舟科技”前身)拉来了第一笔投资5000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也正因如此,在方舟科技对外宣称放弃CPU的计划之后,倪光南院士非常愤慨,在2006年初就主动联系科技部相关领导,为当年他主动出面请求国家支持方舟CPU研发的做法“负荆请罪”。

  “其实,‘方舟3号’能够被国家列为重点项目并寄予厚望,主要是因为‘方舟1号’、‘方舟2号’的核心技术确实得到了认可,并且能够迅速被市场化,‘方舟3号’提前透支了‘方舟1号’与‘方舟2号’所带来的声望。”一位仍在方舟科技的员工如是分析。

  投资上亿中途转向

  在“方舟1号”发布后,信产部所管辖的电子发展基金为方舟科技提供了400万元的电子发展基金,创下了当时电子发展基金资助单个项目资金之最。随后,方舟科技在国内的名声到达顶峰。据国家“863计划”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方舟3号”是国家“863计划”“十五”期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中资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国家划拨的项目资金额高达1538万元。

  2000年始到2003年止,国家相关部门以各种形式向方舟科技提供的资金支持近1亿元。但是,自2002年12月“方舟2号”正式发布并于次年宣布市场化之后,方舟科技却跟CPU渐行渐远。

  一个备受国家关注、接受国家投入上亿资金的项目,为什么会中途转向?“没钱研发是关键。”若干接受采访的方舟员工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而对于钱的去向,一种说法是“同时上马的、与‘方舟3号’完全不相干的工作分流太多”;另一些说法则属于只在朋友圈内流传的种种“臆测”。

  高薪CEO与资金去向

  方舟系列芯片的命运,与方舟科技董事长兼总裁李德磊个人密不可分。自“方舟1号”开始,媒体和业界已经赋予了李德磊太多的角色:有人称他为爱国学者;有人说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当然,还有人直指其为投机者。2004年12月份的方舟科技公司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当月的总工资开支为102.5万元。其中的32万元左右为方舟科技CEO李德磊等3名高管的薪金。

  有评论人士指出,一个笼罩在863光环下的公司出于对市场的判断,就公然作出违反合同的举动,而且3年时间里没有受到什么牵制,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表明,方舟在脱离“863计划”的轨道进入市场竞争的同时,也脱离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轨道。市场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