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河区珠村:呐喊声中“乌龙公”逞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15: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天河区珠村“散龙船标”体现独特岭南风俗

  本报记者 邝穗雄 李小佳 通讯员 天宣罗静 实习生 刘慧艳

  昨天是农历五月初七,一艘200岁高龄的“老乌龙公”,成了广州天河区珠村“散龙船标”活动的主角。

  下午3时,珠溪河两边早挤满村民,大约400米长的河道上,欢声震天。两只珠村传统的俗称“乌龙公”的大龙舟锣鼓齐鸣,往来河面,用传统仪式向乡亲汇报端午节期间对邻村进行龙船拜会的成绩。父老们说,“散龙船标”由于一般在各自村里进行,外面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是传统龙舟节收尾的最高潮。

  连日来,跨江过河的龙舟在珠村子弟驭龙好手们齐声呐喊下,进到河涌中。其中那只“老乌龙公”,已有约200年历史,是珠村龙舟们的“龙头老大”,它的龙头龙尾平时都卸下来供在大宗庙内。船身则将在初九收藏起来,期待明年龙舟节到来。它使用的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也列入招标拍卖的名单。晚上,招待“出征健儿”的龙船饭,在村内的潘氏祠堂筵开百多席,乡亲们言笑晏晏,畅叙亲情。

  龙船饭后,由父老主持开始竞拍圣水兜。这是用来装黄皮叶等物拂水洗涤龙身的圣洁之物,寓意顺风顺水、旗开得胜。“300元!”“500元!”最后,这三个兜以最高价800元被竞走。之后,还竞投了扒龙船的服装、龙船饭上的烧肉等。竞得一个圣水兜的潘先生是珠村人,身为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他表示,竞买就像做慈善事业,大家买下这些外表并不起眼的物品,不过是借此为乡里发展增添一分力量;这些习俗形成一整套相对固定的传统,延续了200年,有着独特文化意味和民族凝聚力,是岭南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他还当场演唱了一段传统的以反映龙舟文化为题材的“龙舟说唱”,说明其历史渊源。

  

天河区珠村:呐喊声中“乌龙公”逞威

  突破:广州珠村,龙船在现代商铺面前的河涌里快速前进,仿佛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一次突破胜出。本报记者林桂炎 摄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