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健身广场离咱家不太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01:01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慕海燕薛明

  居民庭院、市民休闲健身广场是市民生活、栖息的家园,也是大家主要的活动场所。生活中是不是有一个舒适的庭院,家附近能不能有一个健身休闲功能完备的社区广场,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住地的基本条件。于是今年5月起,大拆除、大改造、大手笔,哈尔滨市300个庭院、20个健身广场改造工程火热进行着。

  大杂院变脸健身广场当昔日的煤棚、灰堆变成了小桥流水,过去废弃烟囱地种起红花绿树之时,市民们由衷地笑了。按照哈尔滨市“居民庭院环境专项整治动员大会”部署,哈尔滨市居民庭院改造和市民休闲公园、健身广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工程总量已完成近半。

  在整治改造全力推进时,记者走访了几个改造工程现场。广场正在兴起,庭院正在变脸,社区居民们的心情也像6月的天气一样“艳阳高照”。6月1日是个大热天,记者在道里区建河社区的改造工地上,看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施工人员汗流浃背、干劲十足,运输车进进出出、管网间焊花飞溅,敲击声、切割声、电焊声、机器轰鸣声,“演奏”出一曲工地交响乐。目前这里的景观改造已经初具雏形。

  “这些建在居民区的广场和庭院将是游人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徜徉在风景如画的庭院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这是住在建河社区的初一学生陈景作文里的一段话。社区组织孩子们以庭院改造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孩子们道出对新庭院的想往和期待。站在庭院中央一座仿真桦木做成的小拱桥上,居民黄永安对记者说:“你看这小桥建的多漂亮!这块地原来是一个废弃的自行车棚,由于长久没人使用无人管理,这里成了露天厕所,臭气熏天。别说茶余饭后来到院里溜溜,就是平时从这走过大家都得捂着鼻子快跑。大院是干什么的,就是给街坊邻居们提供一个聊天交流、休闲纳凉的地方,可过去这里除了两个破自行车棚外,还有20几个棚厦子,大伙儿倒是想交流交流,可没地方呀。”

  据了解,今年改造的20个休闲健身广场,都地处老城区,几十年来堆起的各种违章建筑已经连成了片,有的正在使用,有的早已废弃,社区居民们走路还得“见缝插针”,健身、散步那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在已经全面竣工的道外区黎华广场上,居民陈桂华对记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建材市场,到处都堆着木方,我们上班下班必须从密集的摊位中穿行,要是推个自行车,这200来米的路,就得走十来分钟。市场的建材全都堆放在外面,如果发生火灾,根本无路可逃。你再看现在的广场,别说是来这里健身、休闲,就是躺在床上想一想,心里都觉得舒服。”

  记者在规划蓝图和景观效果图上看到,20个休闲健身广场设计精美,布局合理,这些新“开辟”出的黄金地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辖区居民健身需求。据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庭院建设部吕延琳部长介绍,今年的改造工程是哈尔滨市近几年大力推进市民庭院建设中最大手笔的一次,高品位、全方位、便民化,它将为提升哈尔滨整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和城市品位添就浓重的一笔,这些休闲广场既可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而受益居民一句话道出了政府斥资改造的成果:“出门不到500米,我就能免费健身,就有休闲绿地。这年头,吃不愁,穿不愁,盼的不就是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吗。”

  哈尔滨市体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在建好的广场内安装健身器材,是整治改造的最后一步。今年市体育局将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广场的设计风格和特点,根据使用居民的人数和老、中、青及少年儿童的人数比例,为每一个广场逐一地设计健身设施安装方案。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哈尔滨市已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1200万元,在全市已安装161处共4000件社区健身器材,结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设置了伸腰训练器、踏步机、单双杠等器械。据了解,今年的20个广场和300个庭院在规划设计之时,各区体育局的专业人员就参与其中,为健身器材合理设置提出意见。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居民社区的改造步伐的加大,市民健身设施的设置速度正在逐年加快。按此速度发展,2009年‘大冬会’前实现‘城区内每500米半径就设有一处健身场所’的目标不成问题。”树在哪种,亭在哪建,社区居民“说了算”“给咱老百姓改造的庭院和广场,得合咱老百姓的愿。不是有句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吗,这广场和庭院的改造,老百姓就是‘东家’。在改造开始之前,‘听证会’先开到了社区里。”香坊区菜艺街的居民对记者说。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市民休闲健身广场规划设计一直本着“在不违背城市环境整治原则,不违背民意的前提下,尽可能达到百姓满意”的原则。规划设计图都在社区公示,并根据居民的意见几易其稿。道里区的建河社区,原本设计为种植草坪而社区的几位护绿老人几年来一直义务为社区居民种花种草,每年他们都收集一批花种准备第二年用,社区居民一致要求新改造的庭院还要用他们自己的花草。为此市整治办重新调整了规划方案;南岗区的“山东大院”,原来的设计方案中有两个缓坡,使庭院显得高低错落,但是居民们说:“这里曾经埋葬过‘闯关东’来的‘老山东’,我们不愿意再在院里弄什么坡呀包呀的。”于是,缓坡取消。吕延琳部长说,几乎所有的设计方案都根据市民的意见改动过。

  “如果单纯讲求视觉效果,那么广场绿化的设计应该是外围四周为高大乔木,内部为低矮灌木和草坪,但是我们的广场都是建在社区里的,是与居民楼‘接壤’的,这种传统的布局就不尽合适,很容易影响居民的采光,必须重新调整。我们在征求了居民的意见后,将灌木调整到外围,将乔木错落有致地分散在广场的绿地内……”讲起今年哈尔滨市的20个社区休闲健身广场和300个庭院的规划设计,工作人员们就滔滔不绝,他们说这项改造工程,虽然名为今年5月动工,可是先期工作从年初就已经开始了,群众对于改建方案,献计献策十分踊跃,提出了许多宝贵、有效的意见,有关部门经过研究后,都基本采纳了,尽管有许多困难,但我们都尽量满足群众的要求。

  改造,从不理解、不支持到赞声不绝“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支持到爱护”,这是很多社区居民对于庭院改造和休闲广场建设态度转变的过程。

  其实建一个庭院只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可是先期的拆违、动迁等工作往往要进行三四个月。据了解,需要改造的庭院有相当一部分是解放初期建成的,几十年的大杂院,已经被居民们“藩镇割据”,这些私建滥建已经存留已久,拆除工作就异常艰难,有时往往就因为一个小棚厦的“拒迁”,使得整个工程延误几个月。为此整治办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和“法律咨询组”,专门就拆违遇到的问题,给居民答疑解惑。

  “但是当我们排除万难,将别具一格的广场和庭院建起来时,居民们没有不叫好称赞的。”市整治办庭院建设部部长吕延琳说:“拆违、动迁时也曾出现部分群众不理解、有怨气的现象,但到交工使用时群众普遍赞声不绝。所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是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群众的不理解肯定是暂时的。”

  在道外区新建成的振江休闲健身广场,记者看到了66岁的吴凡贵老人,他是港务局的退休职工,自从这个广场建好后,每天早5点准时来到广场遛弯儿,第一件事就是围着广场走一圈,将垃圾捡一遍。吴老对记者说,他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原来这里是个三不管地段,卫生环境极差,“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满地垃圾,夏季难闻的气味让居民们不敢开窗户,这种情况持续了20多年,没想到政府竟能把个大垃圾场变成了这么美的花园,让他这个年逾古稀的老汉也能享受到身居公园的好日子,怎能不爱护呢!“只要我还走得动,这广场的卫生我就包了。”同样,74岁的刘凤海老人也是这个庭院的居民,他是1984年搬到这里的,脏、乱、差的环境让居民们闹心了20多年,没想到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院子从老到小都很高兴,政府为老百姓真心办实事,群众感激呀!”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