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营门口真成了三国军营大门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5:3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古代士兵使用的兵器——戈组成的一座大门,道路两侧的桥墩上“门神”威风凛凛。本月底,当你来到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时,你会发现自己恍如来到了三国诸葛亮的屯兵军营的门口……

  (记者陈国忠)昨日,记者从成都市重大办获悉,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的文化工程已于日前启动。本月底,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将变成一座进出成都的“大门”,经由老成灌路进出成都的市民将可以看到由古代士兵使用的戈所组成的“营门”,道路两侧的桥墩上两尊“门神”威风凛凛,另外,营门口立交桥下的其他桥墩还将装饰为繁体的“门”字。

  营门口立交打造“营门”概念

  据成都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位于老成灌路的起点,是进出都江堰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成都市决定借二环路改造之际,对该立交桥实施文化工程,以提升该立交桥的景观。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文化工程的设计单位郎世宁环境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杜杰介绍说,营门口在三国时期是诸葛亮北伐的屯兵之地,“营门”之称由此而来。该立交桥的文化工程,就是将这一“营门”的概念提炼了出来,把“门”字造型体现在桥上。

  杜杰表示,营门口立交桥的文化工程目前已经开始实施。根据改造方案,营门口立交桥的桥头将装饰成门的造型,“门框”是古代士兵使用的兵器——戈,上面配以汉代纹饰。立交桥紧临老成灌路的桥墩下将设置两幅“门神”的图案,另外,立交桥的其他桥墩则将装饰成繁体的“门”字造型。届时,进出老成灌路的车辆在经过营门口立交桥时,将像从一扇打开的大门通过一样。此外,整个改造工程还将对营门口立交桥上的光彩灯具进行更换,使光彩工程也同步升级换代。据悉,整个改造工程将于本月底完工。

  二环路更多立交将实施文化工程

  记者从市重大办了解到,二环路上除了营门口立交桥实施文化工程外,其他新建的立交桥有条件的也将进行相应文化工程,体现成都的历史文化。例如二环路红牌楼立交、川藏立交、双楠立交等立交桥均有可挖掘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像这些具有历史文化条件的二环路上的立交桥,下一步均将实施文化工程。目前,成都市重大办已经委托郎世宁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对二环路立交桥进行文化工程的方案设计,确定方案后再实施。另外,对于清水河大桥新建的悬索桥那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桥梁,则不会搞文化工程,而是将实施光彩工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