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穷乡村闯出富翁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1:57 江南都市报

  吉安县大冲乡众多青年成功后不忘家乡

  新闻提要

  吉安县大冲乡原本是一个不知名的乡,前些年因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那时交通不够便利,一些群众的生活较为 拮据,随着打工潮的涌起,这个乡一些出身寒门的农村青
年背井离乡,闯广东,走福建。时过境迁,如今这批青年中的10多 个佼佼者已鲤鱼跃龙门,从每月只拿数百元工资的打工仔,成长为公司的老总,企业的经理,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一道令 人瞩目的景观。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创业成功的青年富裕后不忘家乡,或捐巨资帮乡亲修路建桥,改善环境,支援新农村建设,或 回到吉安办厂,富一方百姓,乡亲们为之感动不已。

  -一偏僻乡走出10余名富翁

  五月底,正值端午节,记者走马吉安县大冲乡,绿色正浓,水泥路边的乡村,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再也不是往日 的破墙烂瓦。公路上,时而有飞驰的豪华轿车驶过,最后在乡村停留。“不是当官的来检查,是咱村在广东当大老板的年轻人 开车回家过端午节呢!”乡亲们的提示,不能不让记者刮目相看。

  该乡党委书记刘韶平拿着一叠名片在打电话,都是广东一些公司老总的名片,这位刚赴任不久的官员告诉记者,这些 老总都是本乡人,都是一些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他正忙着与这些老板联系,动员他们到家乡投资办企业,也通过他们的关系 ,招一些外商来。据刘韶平透露,该乡资产现已达百万、千万的青年有10多个,“小老板更多了,统计不过来”。

  在该乡,退伍军人陈其昌的名字老百姓经常会提及,其拥有资产近千万元,在广东和江苏都开了公司。陈其昌是学江 村人,爹早逝,娘长年患病,日子过得紧巴巴。1995年退伍后先到厦门当保安,有一次因遭遇歹徒追砍成重伤。“那时其 昌很可怜,当保安工资不高,”村民这样告诉记者。后来,这位胸怀抱负的青年转战广东,先当打工仔,因才干出色,被老板 赏识,在老板帮助下,在

东莞和江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产自动化设备。“厂区占地面积达30多亩,品味很高,都是大理 石豪华厂房。”曾赴东莞招商的刘韶平说。村民羡慕地告诉记者,陈其昌的公司仅豪华轿车就有4部,“一年开一种轿车回家 ”。

  该乡肖家村青年肖金祥,肖水祥两兄弟出身寒门,其父告诉记者:“他们上学的费用都靠从银行贷款。”现在肖金祥 是广州市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现拥有个人财产至少上百万元,肖水祥则在东莞创办了一家五金厂。两兄弟都拥有自己的私家 车,每辆车价值达数十万元。

  这个乡每逢春节,一些老板神气地开着豪华轿车返乡,当地老俵拍着这些小青年的肩膀开玩笑说:“你这车比县长的 车还好呢!”

  -富翁捐巨资建桥修路感动乡亲

  这些从红土地上走出去的农村青年,创业成功成为富翁后,并没有忘本,而是出手大方,捐巨资为乡亲建桥修路,支 援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该乡新屋场青年彭真名声大噪,当地百姓将其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激得热泪盈眶。彭真开始闯荡深圳时也是一名默默 无闻的打工仔,后来凭其聪明才智,事业峰回路转,现在在深圳做家具生意,在业界小有名气。

  彭真所在的村子在一条江边,原因无钱建桥,交通极为不便,车子进村要绕路数公里山路。村民为抄近路进城,在冰 冷的冬季,过江时往往要打赤脚,冷得村民浑身颤抖。彭真父亲数年前已去世,断气前对儿子说,以后事业成功后,要为老百 姓做好事。父亲的话,彭真一直牢记心中。

  前年彭真捐60多万元巨资,在河上建水泥桥。“当时,彭真这孩子说,不要村民捐款,他一个人全出。”村民说。 这位从穷村中走出去的深圳大老板的义举感动了整个乡村。其事迹也在当地广为传颂,在去年大桥建成的开通典礼上,乡亲们 热泪盈眶,频频举杯以表感激之情。

  乡亲们说,大桥建成后,交通方便了,年轻人娶媳妇也好娶了,那时,江那边的姑娘都不肯嫁到这村子。为表谢意, 乡亲们曾提议,欲将此桥命名为彭真桥,但彭真没能同意,他说,捐资建桥并不是图名,只是想为乡亲们办点实事。

  在广东当大老板的肖金祥、肖水祥兄弟俩所在的肖家村前以前有条1公里长的烂泥路,车子往往会陷进去熄火。去年 ,肖金祥捐款7万元,为乡亲修了条水泥路。其父告诉记者,肖金祥刚去打工时,就说要改变一下这条路,当时父亲说他是吹 牛皮,“想不到孩子还真做到了。”

  -吃苦耐劳憨厚实在的农村人本性成就了“富翁现象”

  据了解,这些成功青年学识并不高,有的是高中学历,低的也就上过初中。在千千万万个打工者中,大冲乡的10多 名青年何以崭露头角,成为成功的创业人士?记者在这些青年所在的村子进行详细采访,想捕捉他们丝毫的成功轨迹。

  在父母的心目中,肖金祥是个乖孩子,“放完学就看书,农忙时也帮家里做事。”高考落榜后,本来想复读一年再考 ,但他考虑家里困难,揣上100多元路费就去闯广东。开始几年,每个月也就赚个300多元,后来提为主管,每月工资才 加到1000多元。后来,这个话不多的内向青年,辞了主管一职,去一家企业当一名业务员,“每天背着产品到处推销,鞋 都磨破了好几双,每天累得骨头都散了架,有时还遭遇冷眼,但这孩子挺过来了,成了一名有名的推销员。”其父说。也正因 为此,后来有家村办企业的产品销不出去,高薪请他出马,负责销售,从此,其事业开始慢慢达到巅峰。

  拥有两家公司的大老板陈其昌给村民的印象是,人实在,肯吃苦,好交朋友,“回来没有一点架子,见谁都打招呼, 喝酒很爽快”。但陈其昌认为数年军旅生涯使他受益不少,“学会了管理,学会了为人处事,加上军人的那股拼劲”。

  据记者调查,这些老板大都30多岁,各方面正处于成熟期,加上多年的打工生活,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些青年大都因为得到老板的重用而发迹,“农村出去的青年能吃苦,做事踏实,老板放心。”当地村民这样认为。

  -富翁现象带动整个乡走上富裕之路

  这些成功青年为改变该乡的面貌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据刘韶平说,该乡有12000人,但在外打工的人员就有40 00人。这些务工人员中,有不少人就在这些成功青年的厂子里做事,且收入不错。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有的是哥哥成功创业后,帮助弟弟创业,最后兄弟俩比翼起飞。有的是成功青年将自己的亲戚 扶上马,为他们提供资金与项目,助亲戚走上成功之路。如陈其昌的姐夫在其帮助下,也成了一位拥有轿车的小老板。像这种 情况在该乡较为普遍,大老板“孵”出不少小老板。

  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成功青年正在与家乡官员洽谈,准备在家乡投资办厂。“这必将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刘 韶平说。让这位基层官员颇为自豪的是,在其牵线下,该乡泉溪村在外创业成功的青年杜春明已带着资金和项目,返乡创办了 香港怡丰泰吉安时装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投资达150万美金”。文/图记者杜金存、吴剑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