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境日 北京早高峰推迟10分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5:22 法制晚报

  

环境日北京早高峰推迟10分钟

  刘小姐今天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白色菲亚特汽车,特意拿出自行车,准备进行一次“绿色”上班计划。

  摄/记者 高曌

  20多万车友响应“少开一天车”号召 市交管局局长步行35分钟到岗 市环保局副局长夜宿办公室

  环境日 北京早高峰推迟10分钟

  “开车送学”现象明显减少 小区停车数量增多 但由于机动车基数大 拥堵报警数量与平时基本持平

  本报讯(记者 白冰)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北京有20多万车友响应“少开一天车”活动。早上8时,记者从市交管局指挥中心获悉,今天早高峰比平时推迟了10分钟到来,但拥堵报警的数量和平时基本持平。

  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孟宪龙主任介绍说,常规拥堵路段的早高峰由原来的6点30分到来推迟到了6点40分。

  虽然拥堵稍微有所减少,但与平时周一的早高峰还是基本上持平的。孟主任介绍,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0余万辆,而今天承诺不开车的只有20多万辆,且分布在北京市1.7万公里的道路上, 所以效果不明显。

  今天,市交管局还专门下发通知,号召全体交警没有执勤和巡逻任务的尽量不要开车,上下班也不要开私家车。今早,局长李建华也步行上班,用了35分钟。

  现场·白领

  上班少“俩轮” 骑车挺“绿色”

  写字楼没有存自行车的地方 折叠车比较方便

  本报讯(记者 荆浩)“今天我们车友会的20多个人都不开车上班了。”飞狐队车友会的刘梦初今天选择了骑车上班。

  刘小姐家住国际展览中心,在SOHO现代城上班,每天开车大约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今天的代步工具比平时少了两个轮子,自然速度上要慢些。“骑车大约40分钟,不会晚多少的。”

  刘小姐骑的是折叠自行车。她说,现代城里停汽车的地方不少,但是没有存自行车的地方。在路上,刘小姐骑得虽然不快,但是比起主路上拥堵的汽车来,显得一路顺畅。

  一路上记者也看到不少跟刘小姐一样骑着折叠自行车的年轻人。

  现场·学校

  开车送学骤减八成

  本报讯(记者 陶颖)今天上午7点,海淀区万泉小学门前,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明显减少,学校初步统计比往常少了八成。

  “没想到这么多家长响应。”万泉小学教务处齐主任很兴奋。上周五,学校向家长发出1000封倡议信。往日被挤得在校门口20米开外的地方才能停住的班车,今天顺顺当当就停在校门口。

  平时都是坐家里车上学的六年级学生代旻,今天和妈妈坐公交车加走路来上学,走得小脸通红,代妈妈也是一头的汗。代妈妈说,应孩子要求,今天特意放弃开车。这样既锻炼身体,也为环保出了一份力。

  现场·社区

  不少私家车没出门

  本报讯(实习生 张晶)记者上午9点来到八角北路社区,这里楼群前的停车的空地都被占得满满当当的。

  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昨天居民们参加了街道举行的倡议活动,有车的居民表示,今天一定坐公交车或者拼车上班,所以今天停着的车比往常明显增多了。

  八角街道办事处的干部谢映红今天也没有开车,“今天我坐公交车送孩子上学,虽然公交车上挺挤,但是孩子能懂得我这是为什么,为首都蓝天做贡献,我们挤点也高兴。”

  各方响应

  局长夜宿办公室

  本报讯(记者 陶颖)今早7点,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忠匆匆洗漱完毕开始一天的工作。为了少开一天车,又不耽误上班,他决定连续两天夜宿办公室。

  市环保局的停车场以往总是塞得满满当当,今天却空了一半,连其余停着的车也有不少是头一天就没有开回家的。

  环保影片齐出“牌”

  本报讯(记者 赵培)今天,《鹤乡情》和《天狗》两部环保影片将先后在京举办宣传活动。

  《鹤乡情》讲述的是在江苏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徐秀娟为了拯救两只白天鹅,奋不顾身地跳进了复堆河;《天狗》讲述的是护林员“天狗”为了保护森林不惜一切与地方恶势力抗争的故事。

  捐赠物资倡节约

  本报讯(记者 曹坤)上午,崇文区接收捐赠工作站举行捐赠活动。

  近500名学生和居民共捐赠图书近3000册、衣服棉被5000多件、小型家电10余件、学习用品近3000件。

  捐赠物品除了放在社区“爱心家园”,提供给贫困户和低保户之外,还将发送到对口支援地区。

  境外媒体急追访

  本报讯(记者 陶颖)今天,《华尔街日报》将就“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对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忠进行访谈。

  这是该活动首次引起境外媒体的关注。

  

环境日北京早高峰推迟10分钟

  

环境日北京早高峰推迟10分钟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环促会《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出版书中指出——

  关注环境问题 北京人最上心

  国新办上午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称 “十五”期间中央安排环境保护资金超千亿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今天出版。

  绿皮书通过大量调查,揭示了目前中国公众的环保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很高。其中,北京是所有20个城市和地区中对环境问题关注度最高的。

  但调查显示,人们参与环保的行为则较少,存在着“光说不练”的情况。

  总体情况

  公众关注环保中国“刚及格”

  绿皮书中指出,以百分制计算,2005年度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是68.05分。这一年度环保指数的特点是,中国公众环保认知面宽,但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简单地把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

  在环保行为方面,八成以上的公众在调查之前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次数较少,参与次数较多的公众仅占6.3%。绝大多数的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参与。而知道“12369”环境问题举报热线的公众,只有16%。

  对于上述这种情况,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认为,这种情况说明,公众在环保方面可以说“刚及格”,存在着光说不练的现象。

  负面问题关注度远高于正面问题

  调查显示,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六个地区公众普遍认为本地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比例都在40%以上。研究发现,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越高,关心程度也越高。

  政府处理环境问题公众评价略显偏低

  绿皮书指出,公众对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及时性、环境问题处理的有效性、环境问题监督力度方面的评价均不高,加强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控制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地区特点

  环境关注度:北京公众最高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最高,得分为75.07分,其次是大连、成都彭州和太原清徐,其关注度得分均在70分以上。同时,北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也在60分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在公共空间环保的指标中,北京公众的得分也比较靠前。在公共空间环保态度上,大连得分最高,北京也较高。行为上,北京也超过全国平均值,对未来一年环保状况的预期值也较高。

  个人空间环保:

  大城市没有优势

  绿皮书指出,个人空间包括个人空间环保水平、个人空间环保态度、个人空间环保行为等六个指标。研究显示,在个人空间环保得分方面,大城市优势不明显,北京作为首都,在六项指标中未体现明显优势。广州远落后于其他同类城市,甚至不及一些小城市。

  比如,在个人空间的环保水平上,大连、上海的得分比北京、广州高得多。个人空间的环保行为方面,北京属中等水平。

  群体特点

  月收入四千到八千者最关注环境

  不同月收入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有不同。绿皮书认为,个人月收入较高的群体环保意识较强,收入在4000到8000元之间的群体环保意识最强,随着收入的增加或降低,环保意识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群体,在环境问题的了解和关注两方面的得分,都是随着收入增加而不断升高的。而8001元及以上的群体,得分转而降低。

  对环境态度:年龄性别也影响

  年轻群体关心的环境问题范围和比例远远大于年老群体。因为年轻群体接触的媒体渠道明显广于年老群体,所以对各方面环境问题广泛关注。

  另外,在社区空间的环保问题上,男性得分高于女性的有环保态度和环保信息的传播,女性得分高于男性的有社区环保行为和环保预期。研究人员认为,这反映了女性在社区空间环保问题上更为务实。

  相关链接

  公众环保指数

  这个指数显示的是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直接经验或其他渠道获得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感受和印象,以及对环保现状的评价和参与程度。

  绿皮书调查范围

  本次研究的调查数据来自于随机抽样,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八个城市、五个城镇和七个农村地区3777名18-65岁居民进行入户访问。

  专家解读

  高收入人群意识差特定时期特殊现象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认为,在收入对环境关注程度的影响方面,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收入越高越关注环境问题。

  但是8000元以上月收入的人,对于环境的关注反而不如4000到8000元的人,这是由于这两个群体的构成不同。科学家、教师、公务员等群体收入就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这些人对于环境的关注肯定要高一些。

  而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人群,则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经济转型时期,抓住市场经济的机遇富裕起来的人群。这些人的文化程度及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并不一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强。

  这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定现象,是阶段性的。

  关注负面问题多因为搭便车心态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陶传进副教援说,环保问题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公共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人们可能都存在着搭便车的心态。

  陶传进举例说,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可能分为四个严重程度,第一层次是,某一事件可能对未来子孙后代的环境有影响;第二层次是可能影响自己的收入;第三层次是自己生活必需品可能有被污染的风险;第四层次是这一事件马上就开始影响自己的生活,比如可能引起生病等。

  关注负面问题,往往是危害已经到了第三、四个层次上,比较严重了才采取行动。而事实上,人们应该在最初可能影响环境的问题上,就采取行动。这说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是以个人权益为主,公民责任意识淡薄。

  大城市工业水平高人们关注公共空间

  对于大城市在个人空间环保问题上并不占优势,马宁认为,这是因为大城市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压力比小城市大得多。

  比如北京,机动车尾气是北京空气污染的第一杀手,还有沙尘天气等,这些都是公共问题。大城市公共环境的这种现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关注程度远高于个人生活空间。文/记者 姚奕

  相关新闻

  国新办发表“白皮书”

  中央投入环保资金过去五年超过千亿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白瀛)国务院新闻办5日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说,“十五”期间,中国中央财政安排环境保护资金1119亿元人民币。

  白皮书说,1998年以来,国家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债投资的重点,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环保。1996—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达到9522.7亿元人民币,占同期GDP的1.0%。2006年,环境保护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2005年中国关停2600多污染企业

  白皮书说,2005年,中国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

  白皮书说,“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8.4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2001—2004年,连续三次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淘汰3万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炼焦、皂素、铬盐8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停建、缓建项目1900多个。

  670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白皮书说,近年来,中国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解决了67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重点在“三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

  白皮书说,一些省市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