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打响洞庭湖湿地保卫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6:40 e法网-法制周报
打响洞庭湖湿地保卫战(组图)

曾经美丽的洞庭湖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打响洞庭湖湿地保卫战(组图)

受污染的洞庭湖


  “6·5世界环境保护日”来临之际,保护洞庭湖湿地工作再次提上政府部门重要日程。5月9日,湖南省省长周伯华对《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切实提高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这份建议是有关专家今年初环洞庭湖科学考察后得出的报告。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1平方公里的湿地每年直接产生生态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

  然而,洞庭湖的湿地正遭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现在,民间人士和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的众多专家都加入了这场洞庭湖湿地保卫战当中。5月26日,记者来到洞庭湖区,在当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

  竭泽而渔危及生态

  陪同记者下湖采访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副局长蒋勇说,近年来,开挖洲滩,种植杨树,在整个洞庭湖触目惊心,其危害不亚于围湖造田。

  蒋勇说,当地渔民“竭泽而渔”也是洞庭湖生态受到破坏的原因之一。这是当地渔民一种“残酷”的捕鱼方式:每年冬天,渔民将承包的沟汊里的水全部抽光,“刨底三尺”把沟汊里大大小小的鱼“一网打尽”。

  目前,东洞庭湖几乎所有的水面都已被私人承包或“买断经营”。每年夏季,洞庭湖内大大小小的湖港沟汊就被订购一空,一些地方连通航河道也被分段卖出,不待冬季水落,承包人就纷纷“岸上安营扎寨,水下刨地三尺”,水能放干就放干,放不干的就抽干,抽不干的用电打鱼,湖面变成了承包户们分割利益的

蛋糕

  面对迷魂阵、电捕、竭泽而渔,保护区管理局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没有“湖权”。

  “很多想法我们都无法付诸实际,比如想在核心区大面积进行有计划的禁渔,但是目前看来这只能是个梦想。”蒋勇无奈地说。

  遍种速生杨破坏湿地环境

  历史上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曾给洞庭湖造成难以弥补的伤痕,近年来新掀起的种杨热又是一场噩梦。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在大型造纸企业林纸一体化的推动下,洞庭湖地区一些县市兴起了一股种杨热,整个湖区杨树种植面积扩张了数万亩,就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未能幸免。

  当地政府的推波助澜更加剧了种杨风的蔓延。据了解,仅2005年沅江市就计划新种植杨树30万亩,地处西洞庭的常德市也将杨树发展列入全市“五个一百万亩”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之内,全市杨树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喻勋林教授多年来考察研究洞庭湖区的植物资源,他告诉记者,愈演愈烈的种杨热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风险,在种植杨树的湖滩,芦苇不能生长,硕大的杨树冠下连草都不能生存。开深沟种杨,抬高了湖床,越冬水鸟的栖息地将完全丧失。

  水体污染造成鱼殇

  芦苇是洞庭湖区的标志性植被,也为该地区造纸提供了主要的原料。目前环洞庭湖经济圈中的造纸企业中,只有大型纸厂建设了制浆废液碱回收与废水综合处理工程。据记者调查,目前环湖的其他上万吨造纸企业达15家,但多数没有制浆废液碱回收与废水综合处理系统,造纸废水几乎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排水域。

  5月30日,记者在岳阳城陵矶泰格林纸厂的排污口发现,制浆废液碱和废水直接排到洞庭湖中,形成了长达500多米的污染带。

  洞庭湖环湖区工业企业近600家,年排工业废水2.76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入2.62亿吨,化肥、农药年施用量达到187.3万吨和1.7万吨。污染物造成湖内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洞庭湖局部水域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湿地保卫战拉开序幕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候鸟调查组在2004年2月曾统计,洞庭湖候鸟栖息地不过三大块:东洞庭湖保护区的大小西湖,西洞庭湖的青山垸,南洞庭湖的嘉兴湖。现在,除东洞庭湖核心区的大、小西湖鸟类超过一万只以外,其他两块地方的鸟类总量都不到一万只。而嘉兴湖因杨树种植已经无法为鸭类和涉禽提供栖息地。

  “鸟在减少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但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少到了这个程度!” 蒋勇说。2005年,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洞庭湖水鸟调查结果显示,和上一年相比,国际濒危物种减少了4种;常见种群降幅在50%以上。

  “是对洞庭湖进行一场保卫战的时候了!”结束采访时,蒋勇望着开阔的湖面对记者说。实际上,从年初的环湖科考开始,这场洞庭湖湿地保卫战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保护洞庭湖的苦行僧

  朱再保今年78岁,是一位军队退休干部,被誉为岳阳保护洞庭湖的一面旗帜。5月26日傍晚,记者见到朱大爷时,他刚回家,这一天,他在洞庭湖周围县市的中小学进行了一整天的环保宣传。

  平常到岳阳市外面的县市去,朱大爷是踩着破自行车去的,饿了就吃自带的发饼。朱大爷从1985年开始接触洞庭湖湿地保护,“知洞庭、爱洞庭、护洞庭”一直是朱大爷进行学校环保教育的主旋律。20多年来,他骑坏了3辆自行车,磨破了20多个自行车内胎,有人计算,总行程相当于走了8回长征路。

  环保宣传上的花费,他粗略统计,占了退休工资的60%。2005年,他获得了国家环保最高荣誉——中华环境奖提名奖,他把一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他牵头成立的民间组织岳阳市环保协会。

  令人欣慰的是,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湿地生态专家Edward Moon,也和朱再保一样加入到了这场洞庭湖湿地保卫战中。2006年是“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中的东洞庭湖湿地恢复项目实施的第一年,这个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资助。Edward Moon将在东洞庭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无偿技术援助。朱再保、Edward Moon、蒋勇们的努力正是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希望!

  专家建言

  立法保护洞庭湖湿地

  喻勋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权限的割裂不仅造成了洞庭湖“诸侯分治”,管理难以到位,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争相掠夺洞庭湖资源。湖区的危机表明,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另外,建议将湿地保护的内容加入到环洞庭湖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中。

  就湿地保护单独立法

  王树义: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

  鉴于洞庭湖湖泊湿地保护的特殊重要性,建议就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单独进行立法,以实现对洞庭湖湿地保护、恢复与管理成果的巩固和维系。如2004年江西省就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

  湿地保护要有理念

  Edward Moon:美国湿地生态专家

  首先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其次,湿地保护需要行之有效的法律。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全流域和湖泊范围的综合治理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洞庭湖的湿地保护也是如此,通过法律作为约束,使政府的管理逐渐趋向合理化;最后,洞庭湖湿地保护中,要有一种理念,不能以发展经济为借口,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经济再治理,这在美国有前车之鉴。

  本报见习记者 蒋 伟/文

  摄影记者 伏志勇/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