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是一种合法的权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18:52 南风窗 | |||||||||
——专访香港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成员、民建联前主席曾钰成 □本刊记者 赵灵敏 发自香港 在香港政坛,曾钰成是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人物。早年,在香港大学数学系读书的他,是一个读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理论著作的爱国青年,毕业后,他到由爱国民主人士创办
1992年7月,曾钰成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民主建港联盟”,并被推举为主席。“民建联”以“平稳过渡,繁荣创富,安居乐业”为其政治纲领。在他担任党主席的11年间,民建联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重重难关和危机,从最早的50人发展到目前拥有2000名党员的香港最大政党。2003年11月,民建联在区议会选举中受挫,曾钰成认为是自己之前“说了一些市民不爱听的话”导致的,遂辞职以表负责。但2004年,曾仍高票当选立法会议员。 2006年5月22日下午,在香港中环的办公室里,曾钰成向记者谈到了他对香港目前一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看法: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作为资深的政治活动家,您对香港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基本的看法和判断? 曾钰成(以下简称曾):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制造业开始空洞化,经济对股市、楼市的依赖程度太高,各个领域的人才严重缺乏,但当时的港英政府是一个“夕阳政府”,没有什么长远打算。为片面追求高收益,有意让楼价维持在高位,让经济看起来非常繁荣。在当时后过渡期的大背景下,一切以政治为先,这些问题被搁置起来了。 香港回归后,大家的共识是改革,但不久,又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经济不好,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接着又是SARS,一连串的打击下,改革的事就这样搁置。现在,新的行政长官上任,香港的经济也开始好转,是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了。但是,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市民急,中央也急,但就是议而不决,一再拖延。如机场搬了,原来启德机场的那块地如何规划,从1998年争论到现在也没有结果;湾仔那里经常塞车,大家都同意另外修一条路,但在填海的范围上一直争论不休;还有西九龙的规划问题,不胜枚举。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总是会有反对的声音。如政府要提高公屋的租金,支持的人一般不住在里面,所以也不大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住在里面的人因为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会千方百计地反对,他们会去找议员说项,会去政府门前抗议,阻挠通过相关的决定;另有一些人则是为反对而反对,不论政府的政策是否得到民意支持,不论合理或不合理,都一概反对。 《南》:那您怎样看待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反对政府政策的人呢? 曾:在一个健康民主的社会里,反对是一种合法的权利,有争论是很正常的。民建联一贯支持香港政府的施政方针,但在某些时候,我们也会表达不同的声音。事实上,政府和反对派之间,也不是敌我矛盾。爱国和民主应该是一致的,英国人在时香港是没有民主的,回归之后才有了民主,有了反对的权利。所以,不要以为爱国就是反民主,讲民主就是不爱国。现在,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都在做反对派的工作,希望通过沟通和对话来消除分歧。而在“一国两制”之下,能否团结更多的人,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建设香港,对香港的未来至关重要。 《南》:一些人认为,香港经济要有长远的发展,政府的导向必须加强,为此要开始检讨长期奉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 曾:80年代至 90年代初期,香港经济持续发展。在该段期间,政府奉行积极不干预的政策,香港公共开支只占本地生产总值 16%左右;政府可以维持很低的税率,而不用担心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低税率和“量入为出”的公共理财原则,被认为是香港经济赖以成功的优势,给写进了《基本法》。 近几年,因为经济不是很好,楼市比较低迷,卖地收入锐减,政府陷入财政困难。自 98/99年度开始,特区政府连续 7年录得财政赤字。社会愿意承受压缩开支带来的痛苦,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看到经济不景对政府财政造成的压力,同意勒紧裤带共度时艰,盼望经济早日复苏。经济一好转,社会各阶层便要像讨债一样要求政府增加对各种公共资源的投放。如果政府要加强干预,公共开支必然要增加,那么加税也就不能避免,我们不得不放弃低税政策,这一方面会影响香港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市民是否有足够的承受能力,也是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