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曾培炎: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安全巩固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09:05 云南日报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巩固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曾培炎副总理在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2006年6月5日)

  今天是“6·5世界环境日”。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关心环保的人们正围绕“莫
使旱地变荒漠”这一主题,以不同的方式举行活动,充分显示了人类保护共同家园的坚定信心。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已经成为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生态安全高层论坛,既是对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积极响应,也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开展的具体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有所改善。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一些沙化退化的土地,已经能够看到绿色;通过污染控制、综合治理,一些水体恶化的河湖,已经恢复了原有的风光;通过生态移民、自然修复,一些环境脆弱的地区,已经得到有效保护;通过生态建设,一些往日污染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始走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刚才表彰的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就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常熟、昆山和江阴市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环保模范城的基础上又上了新台阶;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探索出环境与经济“双赢”的路子;上海市闵行区严格保护环境,把“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建成了人居环境良好的花园小区。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全国已有1/3的国土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的双重威胁,宝贵的生物资源正在锐减。沱江、松花江等接连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产生活。频繁袭击北方的沙尘暴,再次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适宜长江、黄河流域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生态较好的“两河”流域塑造了古巴比伦文明。反之,生态衰则文明衰。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早已湮没在万顷流沙之中。当代现实也告诉我们,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严重污染,将导致难以恢复的灾难。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辐射泄漏、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的毒气爆逸事故,造成的危害至今不能彻底消除,其教训十分深刻。我们维护生态安全就是捍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巩固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不久前,国务院作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在促进经济发展能力,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维护生态安全,必须努力扭转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要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区别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把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之内。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工程。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抗灾要求的避灾经济。积极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树立一批科学发展的典型。

  维护生态安全,必须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要将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要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积极探索重大决策环评,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确保农产品安全。加快实施危险废物处置、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燃煤电厂脱硫、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等国家环保重点工程,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维护生态安全,必须有效防范突发性环境事件。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环境事故的高发期,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警示我们,事故出于麻痹,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决策响应系统。要将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作为防控的主要对象,常抓不懈,把环境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一旦发生环境事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断然措施,科学处置,通力合作,沉着应对,把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要加强生态安全的警示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环境执法。各级政府要及时发布环境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环境状况。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爱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保护环境的热情转化为自觉行动。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加强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危险废物非法进口、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危及生态安全的世界难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今天,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有关部门的同志将围绕生态安全展开讨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献计献策,我相信,这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对改进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维护生态安全,贵在实践、重在落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