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瑞安新问题":先行者的二难悖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0:03 广西新闻网

  据《中国青年报》6月5日报道,浙江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叶耀国力推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同城待遇”政策,如今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从2003年开始,外来借读的孩子以每年4000人的速度递增,现在已经超过3万人。一些学校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而前来就学的孩子仍然络绎不绝。”由此带来的教育经费紧张、本地居民舆论压力等,使得该政策面临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

  瑞安规定:所有外来农民工,只要持暂住证和夫妻双方任何一方企业出具的证明,其子女即可无条件地在瑞安市公立学校就近入学,享受瑞安市民同城待遇,免除学费。毫无疑问,瑞安市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同城待遇”政策,在全国各地开风气之先,令人肃然起敬。从政策的层面说,这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务院三番五次下发的要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文件精神。而从政府以人为本、增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来说,保障外来者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也是政府应该做的。

  先行者的理想是美丽的,但是却往往和现实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瑞安敢为天下先而推行的“同城待遇”政策,在现有的义务教育制度下,不可避免地遭遇利益碰撞。瑞安市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强县”,其义务教育水平自不待言。

  可想而知,当对农民工子女的“同城待遇”政策一开,那些农民工自然欢呼雀跃、趋之若鹜。

  但是,农民工子女的蜂拥而至,显然又给瑞安的教育资源带来不可承受之重。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接纳更多外来工子弟,甚至把办公室、会议室、库房,凡是能利用的屋子全都变成了教室。校长只能叫苦:“不能让孩子们在操场上上课吧。”不得不说,当农民工子女从农村来到瑞安的时候,无形中减轻了来源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负担;但是对于瑞安来说,所接收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却要完全由本地负担。我们可以把这种转移支付,看作是当地政府对于农民工所做贡献的一种感激,也可以看作是在社会转型期城市对于农村的一种反哺。如果所有的发达地区或城市,都实行这样的“同城待遇”,这不难理解。但是,此时瑞安成为形单影只的“先行者”,就不得不面临理想与现实的“二难悖论”:向前走吧,有难以承受的现实利益负担;向后退吧,与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相违背。怎么办?实际上,办法只有一个——要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首先必须确保孩子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逐渐填平城乡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鸿沟,并且对转移支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比如,让每个适龄儿童享有一定的财政拨款,孩子到哪里入学,这笔财政拨款就跟到哪里兑现。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瑞安“同城待遇”政策的悖论,也才能指望有更多的城市成为瑞安的后来者。(雪里埋)编辑:韦怡作者:雪里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