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座宜居城市,一条惠民之路江阴昨获全国首批生态市奖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0:50 江南晚报

  记者宋超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江阴市市长王锡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上,领取了国家生态市的奖牌。这块沉甸甸的牌子,代表了江阴坚持10年的环保治污历程的丰硕成果,是江阴生态环境变化的最好证明。

  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环保总局昨举行了“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就中国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研讨,对江阴等首批国家生态市和第四、五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授牌。

  2000年,江阴在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后,明确了创建首批国家生态市的新目标,以环保优先原则为统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现了协调推进,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与江阴市一起跻身首批国家生态市行列的城市还有张家港、常熟以及昆山,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安吉县分别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生态区、县。

  江阴的120万本地居民和60万新市民,其中80%以上在农村,许多年沿袭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现代化的生态都市的要求有很大距离,这些都为创建生态城市增加了难度。但江阴市委、市政府下了“铁心”,一方面转变人的观念,一边将优化人居环境作为生态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关键来突破。“五大工程”一个一个地实施: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家园工程、绿色工程、宁静工程。

  场景一:霞客镇是闻名遐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徐霞客旅游区,该镇精心打造生态镇,今年大手笔规划建设污水管网,新建的2座泵站已全面竣工,全镇超过70%的生活污水已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水环境整治是江阴建设生态市的重中之重。按照“经济要发展,排污要减少”的理念,从3年前起,江阴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把工业集中区内新建项目的污水全部实行集中处理,逐步把老工业区的污水和镇区的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确保到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排污口削减到100个,实现“污水归道走、清水遍地流”,已投入资金4.34亿元,建成27个万吨级综合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总能力33万吨;铺设污水管网352公里,削减排污口292个,为全市工业污染的集中达标排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阴相继建成了黄山港调水工程和澄东调水工程,利用长江潮位差的变化和换水泵站,调入长江水,调活内河水,改善主要河道的水质。先后投入整治资金2.1亿元,重点对张家港河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遏制了张家港河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场景二:苏龙发电厂除了高效发电外,“副产品”利用也搞得有声有色:正在加快延伸铺设蒸汽管网,通过跨区域集中供热,将管网向夏港、申港等镇覆盖,今年9台燃煤锅炉全部停用。电厂脱硫除尘,按照“新账不欠、老账逐年还清”的要求,到2007年所有电厂都安装静电除尘和高效脱硫装置,明显减少全市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总量。全市集中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全部停运。大批企业、饭店和2万多户居民使用天然气。

  场景三: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祝塘镇金鹅墩村河边垂柳轻拂,鸟语花香。村妇们蹲在小石码头上,在清清的河水里洗菜、汰衣服。一位老妇高兴地说,清洁河道后,自然环境又像从前一样了。家园工程使江阴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江阴农村“家河”1.2万多条,条条得到了清淤。同时全面取缔农村露天粪缸。全市人口都喝上长江自来水。

  场景四:推土机奔跑着,工人们忙碌于布绿造型。这片位于城市南郊的总面积6000多亩的绮山森林公园,新苗已泛出嫩绿的光亮,起伏的地形谱写着春天的乐章。“绿色工程”相继建成了大桥公园、朝阳公园、兴国公园、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五星公园以及锡澄高速、沿江高速等“八路”绿化工程。去年又建设了澄南大道、梅园路等“新八路”绿化工程和永安绿苑、望江公园。各镇也相继建成了一批集镇公园、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工程,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了新桥万亩生态经济林以及向阳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农业生态园区。去冬今春,城乡绿化建设为江阴新增绿化面积4万多亩,既丰富了城乡绿化的内涵,又为改善大气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江阴好,山水气势雄。三十三山罗四境,长江滚滚隐蛟龙。四季景无穷……”江阴籍的卞先生早年到外地发展,连续几年他回到家乡探亲访友,感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他的家乡石庄农村的变化,他看到为村民建造的公寓楼,四季花开不断的生态园林,当他发现临近的化工之乡璜土镇将污染企业全部迁移、关闭,空气中再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后,老人情不自禁地提出,要求购买一套公寓,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与乡亲一道生活。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为生态市后,江阴同样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循环经济如何到位、河道再次被污染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状况如何保持,再次摆在了江阴百万人的面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