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相深看:“危险的14岁”背后的棘手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4:51 金羊网-羊城晚报

  □启君

  将14岁用“危险”两字来限定,并非媒体为招徕眼球故作惊人之语。

  在这阴沉的雨季,本报近日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连续报道,却像七月里无遮无拦的毒日头,烤炙我的额头,刺痛我的眼睛———

  几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为抢夺30元钱,竟会残忍地砍掉一位素不相识的女人的手;

  一个16岁的少年,竟能率200名帮众勒索乡民;

  一个14岁的少年,居然模仿电视镜头,强奸幼女并欲灭口;

  一个11岁小女生,仅仅因为“不听班长话”,头发差点就全被拔光!

  这些原本耸人听闻的案例,或许正在成为见惯不怪的谈资。不过,它们汇成的却是更加可怕和令人吃惊的事实———

  ———今天,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今天,未成年人犯罪率正逐年上升,而年龄正逐年下降,未成年人初次实施犯罪行为在14至16岁的,占了81.6%;

  ———今天,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案件名列榜首,而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等4类恶性刑事案件紧随其后;

  ———今天,中国有2000万左右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其中网络成瘾者约200万人,有70%的未成年人犯罪受到过互联网色情暴力内容影响;

  ———今天,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很明显,未成年人父母离异家庭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专家们对这“危险的14岁”现象寻找着病因:父母不和或离异、父母管教不当过严或过宽、学校法制教育不到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冲突、社会流动性增大父母对孩子管教难度增加、色情与暴力内容的影响、个人文化素质差及缺乏责任感……可是,令人气馁的是,这些导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可以轻易地再加上若干项,而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一件浩大的系统工程。“危险的14岁”现象不会轻易消失,就像离婚、家庭暴力、网络游戏这些东西不会轻易消失一样。消除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要靠全社会共同解决,而其中最可期待的就是为人父母者基于责任的努力:

  在打算要孩子之前,想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在有了孩子之后,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婚姻;在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对孩子进入敏感而逆反的青春期,小心翼翼地关注他的成长;不管孩子强壮与否,聪明与否,把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不得侵犯别人的价值观,从小就融入到他的血液里;而且,把善良、诚实、公正这些品质当作是比功课和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