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节约型产业发展凸显三大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7:0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光伏、晶圆、LED……这些昔日听起来陌生的名词,如今却是我市新兴产业最抢眼的热点。

  今年3月8日,南京首个晶圆生产项目——投资1.5亿美元的茂群八吋芯片项目在江宁开发区落户。两个多月后的重洽会上,中电集团15亿元晶圆项目又“花落”南京。半年“吃下”两大晶圆巨头,南京快步抢占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上游位置。与此印证,去年南京电
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18亿元,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

  以传统重工业著称的南京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规模将达2000亿元,超过石化钢铁,成为南京工业第一支柱;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正在蓬勃崛起,科技进步对传统重工业的改造不断深入,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效益……

  市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南京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方向迈进,一个节约型的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新能源、新材料利用频现黄金效益

  南京汉德森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秉文的办公桌上放着两盏台灯,从外观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两盏灯却代表着照明技术的两个时代。一个是目前用的靠通电加热钨丝发光的白炽灯,另一个则是汉德森制造的半导体电灯,采用高效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为新光源。在同样的亮度下,半导体电灯的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1/10,而寿命却可以延长100倍。“假设有1/3的白炽灯被半导体灯取代,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近1000亿度。”梁秉文说。

  LED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单晶薄硅片——晶圆。也是这个“晶圆”,南京中电光伏用它做成的一块仅有名片大小电池板,吸收一天太阳光能可以让一盏50瓦亮度的LED灯亮上10个晚上。

  光伏+LED实现零耗电照明,这只是我市新能源产业一次小试身手,作为南京向未来能源产业高地进军的“大手笔”,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已被写进了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前不久,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在南京宣告成立,力图形成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工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依赖资源,但对资源利用手法的不同,却决定着工业发展质量的高下。

  塑料雨衣、拖鞋、餐具在市场上最为常见,但扬子石化研究院院长姚小利告诉记者,这只是塑料的初级制品,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那些运用在电子、汽车、住房等领域的特种塑料制品。普通塑料经过技术加工变成可生产汽车保险杠塑料的专用料,价格一下子高出1500—2000元/吨。目前扬子石化生产的专用料比例占到了全部塑料产量的56%,一年可为企业新增效益5000多万元。

  尝到了传统材料深加工甜头的不仅是扬子石化。六合区境内蕴藏丰富的凹凸棒土资源过去只能卖到几百元一吨,被南京海泰纳米相中加工成纳米材料后,在国际市场的售价高达每吨1.5万元。就连过去被视为“废物”的燃煤电厂发电后剩下的粉煤灰,经过综合利用在南京也形成了30多亿元的年产值规模。

  近年来,类似塑料专用料、纳米这样的新材料在我市不断涌现,钴粉、金属锶、粘胶短纤、环保建材、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等产品领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单打冠军”。

  南京正立足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局,引导新型产业发展,助推南京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到2010年,全市仅新材料产业一项就可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使南京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资源能源高消耗被扼住“咽喉”

  过去当作垃圾处理的工业废料被企业回收利用,水泥、石化等“电老虎”也算起了节约账,南京的大企业一时间变得“小气”起来。

  今年上半年,金陵石化加工原油量再创历史新高,但企业废弃物排放却大幅减少。这一反差,源于企业内部建立的废弃物回收链:炼油厂原油加工中产生的含硫石油焦成为电厂的燃料,排出的含硫气体通过回收装置,生成生产硫酸的原料,“硫”在“吃尽榨干”的循环利用中基本实现“零排放”。在南京,有一批像金陵石化这样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扼住了资源能源高消耗的“咽喉”。去年一年,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下了海螺水泥集团11套余热纯低温汽轮发电机组,总计21万千瓦,投产后每小时可发电21万度。而此前水泥行业普遍的状况是,生产过程中炉窑产生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难度大,多做排空处理。南汽轮将余热利用作为突破点,综合利用能源,实现节能降耗。

  企业不花1分钱,每年就能节省电费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能源合同管理”在南京流行起来,这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由节能公司承担风险的节能新机制,由专业节能公司掏腰包,为企业节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节能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并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去年8月,南京浦镇车辆厂投资200万元,市经委提供技改扶持资金100万元,引进了该系统。从目前使用情况看,节电效果在5%—10%。

  市经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有关人士介绍,去年,我市投入近亿元资金完成20多项重点节电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全市已经形成年节电能力2亿千瓦时以上。同时我市166家重点耗能企业所涉及的主要行业有30个,其中有21个行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有所下降,下降面达70%,共节约和少用能源77.31万吨标准煤。

  围绕“十一五”期间GDP能耗降低20%的总目标,我市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外,将重点放在推动石化、钢铁等产业的集中布局,抓好高能耗行业的技术改造上,严格高能耗项目准入门槛和审批手续。同时,还将节能计划层层细化分解,从今年起把全市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能耗大户”全部列入市政府重点考核名单,对上述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资源制定各行业的回收利用标准,使资源节约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循环经济带来产业与生态的和谐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让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实惠。梅山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刘代德介绍,过去企业取水要交取水费,排污要交排污费,一进一出成本惊人,多排放还会破坏环境。从今年起,梅钢正式启动了节水改造工程,工程完工后吨钢水耗将从目前9.5吨降低到6吨,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到98%,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5月,面积5.6平方公里的溧水观山精细化工园启动建设,这也是我市首个郊县循环经济实验园区。位于溧水县晶桥镇的这个化工园早年就有了年产万吨苯甲酸的观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生产对甲酚的华晶集团,苯甲酸和对甲酚的衍生产品很多,上游企业的产品和废料被下游企业用做原料重复利用,这条产业链先后引来20多家规模化工企业落户。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当地政府却理智地决定把原来10平方公里的园区压缩为

  5.6平方公里,并且将其中的1.6平方公里用作植树绿化。园区负责人介绍说,缩减发展地盘,目的就是要围绕产业链进一步做精做细,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和谐。

  根据去年启动实施的《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南京将在近期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2.3吨标准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300家以上主要污染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设88家示范生态企业。

  远期规划到2015年,南京工业经济将步入良性循环,工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产业总体规模、资源生产率居全国同行业前5名。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1.52吨标准煤,提前5年达到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20年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5%,500家以上主要污染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设1000家重点生态企业。

  “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工业、走循环经济的路子,三者都体现出新型工业化和节约型社会追求的方向”,市经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凸显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新型工业化将给南京产业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带来不竭的活力。南京日报记者刘晓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