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7:51 千华网

  背景

  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九项重点工作提出以解决群众最急盼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将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最急盼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要为全市
人民办好16件实事。这16件实事都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今年,市委、市政府为全市人民办的16件实事有的已经实施,有的正在出台政策,有的将跨年度持续实施。对一些明确定量的实事项目,要求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对一些定性的实事项目,如对几大公园的改造,个别棚户区的改造等。由于项目较大,工期较长,则需跨年度完成。

  实事一: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

  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展免费“普惠制”就业培训3万人,实现实名制就业总量11.9万人。筹资新建市级劳动力市场并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改扩建县、区级劳动力市场,分别达到500平方米、1500平方米以上。街道、社区有固定的就业服务场所。

  实事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查处恶意欠薪、欠缴保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结案率95%以上。

  实事三:年底社会保障体系增加3万人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各3万人。

  实事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范围,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0元。

  积极推进城市合作医疗,在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城镇国有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中进行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城镇集体企业。

  对城乡困难居民实施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对全地区唇腭裂患者,涂阳、重症菌阳和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1000例白内障患者全部进行免费治疗。

  大力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工作。新增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全市。

  关于对城乡困难居民实施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工作,我市制定了《城市特困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设立定点医院,建立医疗救助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设立了低保对象专门窗口,有专人负责低保对象就诊治疗。为方便低保对象就诊,定点医院在大厅绘制了低保对象医疗救助流程图,规范了医疗救助的各个环节。医疗救助运行半年来,没有接到一例投诉,说明特困群众对医疗救助工作是满意的。基本医疗救助12183人次,支出148.54万元。其中,门诊救助11227人次,支出42.01万元,住院救助956人次,支出106.35万元。大病救助208人次,支出42.53万元。

  实事五:继续实施棚户区和危房改造

  严格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完善配套设施,确保棚户区和危房动迁群众按时回迁。进一步改善农村困难户住房条件,为全市农村困难户建房300户、修房400户。

  为确保改造房屋的质量及棚户区居民按时回迁,我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建成优质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对棚户区改造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对于假冒伪劣工程等问题,严格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办事效率。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时,简化程序,有别于其他开发项目,使棚户区改造项目尽快开工。目前,去年实施拆迁的27个项目除货币安置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已于四月份全面开工,年底前将全部回迁。

  实事六:解决达道湾地区的污染土地

  实施千山西路中部暗渠及道路工程,解决达道湾地区的污染土地问题。

  实事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改造居民小区50个,街巷路20条,建绿色社区10个,安静小区25个,绿化居民小区13个。新建农贸大厅10个,新建公厕20个。新建玉佛山隧道口等25块8.5万平方米绿地。栽植24条道路的行道树。完成鞍海路、鞍千路的高标准绿化。亮化解放路立交桥、四方台立交桥、五一路立交桥、民生路地道桥。改造完善东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孟泰公园、烈士山公园、永乐公园基础设施。

  实事八: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善交通状况

  大修改造园林路、解放东路东段,完成陈家台路、深营路西线隧道建设,在论证并讨论通过后,开工建设建材街路、深营路东线隧道。新开辟长甸铺至北出口的604路、站前至大孤山地区的237路公交线,解决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实事九:保证贫困学生读得起书

  大力开展扶困助学,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补助贫困家庭学生寄宿费,残疾人和低保家庭子女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6所,农村高中1所、农村职教中心1个、异地新建农村高中1所。对考入高中的低保家庭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1000元,考入大学的一次性资助3000元。

  残疾人学生和低保家庭子女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免除的项目包括:免学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实事十:年底每个社区都有健身场

  投资新建130条社区健身路径,达到城区每个社区有一处配有健身器材的体育活动场地;投资新建10个乡镇健身广场和130个行政村标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配置一套电影放映设备。

  实事十一:提高城市居民供暖质量

  改善城市居民的供暖问题。新发展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督促供暖单位,提高供暖质量。

  实事十二:解决部分地区的供水、供气问题

  实施眼前山铁矿供水工程,解决3200户居民供水量和水质不达标问题;向鞍腾路沿线12000户居民提供足量的自来水。积极协调并组织气源单位,努力解决居民正常生活用气不足问题。

  实事十三:推进南沙河综合治理工作

  实施劳动路桥至陈家台桥段河床改造工程。

  实事十四: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制性认定面积达到300万亩,大白菜等15个品种全面实现无公害生产。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0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食品5个。实行定点屠宰,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实事十五: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方面力量踊跃参加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制定出台《鞍山市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加大慈善工作力度,筹集更多社会福利资金,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将“三无”老人、低保特困老人和特殊贡献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享受政府补贴。对全市农村60周岁以上的夫妇,已实行计划生育,且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每人每年发放奖扶金600元。全面启动援助特困母亲行动,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实现脱贫。

  实事十六:大力开展便民服务

  建成并投入使用鞍山市民政便民服务中心,开通完善96100便民服务热线和便民服务网站。为方便市民乘机出行,建设鞍山候机服务站。

  原来鞍山曾经有过机场,为市民和各地客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但随着机场的停飞,出入鞍山的方便程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与南航北方公司、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鞍山筹建城市候机楼。

  城市候机楼的组建,一是使鞍山旅游交通多元化,形成包括航空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改善鞍山市交通环境;二是使鞍山也拥有国际先进的航空查询系统、安全系统和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市航空服务功能;三是由于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登机手续移到了鞍山本地进行办理,大大节省了地面运输和登机时间,方便了航空旅客的出入,实现了快速到达。记者张伟赵晓英

  

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像铁东区钢城街道这样的健身广场在我市极为普遍。

  

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经常为失业职工举办各种用工洽谈会。

  

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经大修改造的园林路宽敞通畅。

  

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千山区齐大山镇判甲炉村的4名独女户或双女户老人领到了村里发放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款。记者孟铁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