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十万人从事翻译 质量低劣作品泛滥翻译界浮华中有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我国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现已达到6万名之众,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从1995年到2003年,8年间出版翻译作品达9.44万种,年均新版译著上万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数倍。

  然而,专家学者们却在一片浮华中看到了中国翻译界暗藏的危机。

  《时间简史》差错特高

  翻译界繁荣的表面下,是高端翻译人才匮乏。“老一辈翻译家逐渐退出之后,要从现在的年轻人里找到高手太难了,”曾经参与《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工作、原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尹承东感叹。

  “不说别的,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高手如云,翻出来几乎无可挑剔,然而我们给十六大文件的英文版定稿时,却发现能够吃透原文精神进行准确翻译的译员太少,改得很辛苦。”尹承东说,“虽然现在懂英语的人多了,但很难说翻译的整体水平提高了。”

  高端翻译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泛滥。原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列举说,霍金著《时间简史》(插图本)“经专家对照后,差错率至少达万分之十”,更有甚者,《骑兵军日记》“每页错译高达两位数”,“6月3日的日记,1500字中就有16处错译”。《杰克·韦尔奇自传》38.5万字中,全错780多处,与原意有距离的千余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大胆却无知的翻译的“杰作”。他们把道路交通“出口”译作“Export”,把“一次性用品”译作“ATimeSexThing”,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不时在某些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堂而皇之地闯入人们的视线。就在开港不久的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上,“不要疲劳驾驶”的英文标牌赫然写成了“DoNotDriveFatigue”(不要驾驶疲劳),让人啼笑皆非。

  “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强弱不一,是造成翻译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说,“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翻译界的形象和声誉,还将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好翻译为何不屑当翻译

  翻译质量下降背后,是翻译界和出版界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

  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关注的文学盛事。刘习良说,获奖作品一公布,谁能够抢先推出中文版谁就抓住了市场,谁就能够赚钱。出版社各显神通迅速招兵买马,把作品分割成几块交给翻译各管一块,然后再“攒”起来推向市场。出版社看中的是经典的“金字招牌”而不是经典本身,急着赚钱,顾不上“讲究”反映作品的“艺术风格”等。

  有实力的出版社出得起钱引进版权,没有足够实力的出版社也有办法,他们瞄准了那些年代稍为久远但没有版权问题的名著翻译,一时间书店外国文学的书架上充斥着各个出版社所谓名著的“新版”翻译。中国译协理事会副秘书长陈小文向记者介绍,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在市面上有十几个版本。如此之多的重复翻译不但造成翻译资源的浪费,其中有些劣质的译本对优秀的译本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陈小文说,劣质译本通常由小出版社出版,他们通常不请名家,压低译费支出以降低总成本,翻译质量难以保证。但是劣质译本在价格上却占有优势,在相同的价格下,小出版社能够以5折给经销商供书,而大出版社只能7折,导致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劣质本占据。更恶劣的是有的译本干脆直接抄袭优秀的译本,获取不义之财。

  从事翻译工作需要巨大的付出。著名俄罗斯文化学者、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徐振亚讲述的两件小事令人印象深刻:屠格涅夫写小说《罗亭》只用了5个星期,而自己上世纪90年代初翻译这一名篇时,整整花了10个月。从事俄罗斯文学翻译20年中,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旅游,炎炎夏日,往往是脚下踩一盆凉水……

  现在上海同声传译的市场报价是每小时4千元,而搞文学翻译每千字只有几十元,如此,还会有谁愿意认真地从事翻译事业?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是没有翻译高手,而是好的翻译人才已经不屑于去翻译了。”

  有关人士建议——促进翻译职业化

  尹承东说:“现在翻译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体制上尚不健全。”

  在人才方面,季羡林先生认为,目前国内翻译队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翻译专业队伍重视不够,二是翻译的专业训练还嫌薄弱。以前上海有一批专以翻译为职业的翻译家,对推动文学翻译事业起了不小的作用。现在搞文学翻译,好像都变成业余的了。“文明的社会,开放的国家,需要职业翻译家。”其次,现在大学里只把翻译当做学外文的一种附属,好像学了外文就自然会翻译了,其实不然。

  “就翻译出版市场来说,有学者将其概括为‘遍地开花’,无论什么样的出版社,不论什么样的选题,只要有人敢翻就有人敢出,根本没有人问出版社有没有合格的翻译,最后是由编辑把最后一道关,这样质量怎能得到保证?”中国译协理事会副秘书长陈小文说,“国家应当对译著的出版单位有一个资格上的认证,另外翻译出版的流程也应当加以规范。”

  记者打电话与几家翻译公司进行了联系,了解他们对应聘者资格的要求,大多数公司的回答是要看应聘者以前的翻译经验,再通过他们自己一个考试就差不多了。

  中国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要尽快建立翻译人才和机构的准入、评估等相关管理办法,促进翻译职业化,使翻译服务企业和客户能够对翻译作品进行“有根有据”的判断,做到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新华社记者张强季明(据新华社上海6月6日电)

  在很多城市,路标翻译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上图中,西湖名景“柳浪闻莺”被译作“OrolesSinginginRipplesofWillows(莺儿们正在柳树形成的波浪中唱歌)”,让老外误以为是一首诗。

  据浙江日报

数十万人从事翻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