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直播中国]建立科学有效管理 根除西客站"顽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08:47 中国广播网

  长悦:听众朋友上午好,这里是中国之声午前报道。新闻百样,人生百味,欢迎进入中国之声大型新闻直播节目《直播中国》,这里有最近的新闻,最热的话题,我是主持人长悦。

  泽华:我是主持人泽华,每天上午10:10分,我们和您一起看五湖四海,观八面来风。相信来过北京的朋友,有一半儿以上是从北京的西客站出来的,对它都有印象,说它是
一座现代化的客运站,一点儿也不假。它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候车摩天楼 高90米,呈"品"字形,整个车站内设9个站台。北京西客站的投资总额达23.5亿元,是京九线的龙头工程,这里开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香港九龙。而且说起它呢,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也是北京市的一大标志性建筑。但是,近几年发生在北京西客站的一些问题让人们开始对这座现代化的客运站有点儿不满了。我们来听一段录音。

  记:听众朋友您好,我是记者覃越。我现在在北京的西客站。虽然今天不是五一、不是十一,也不是春节,但是在西客站北广场的门口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坐在这里等候上车的一些旅客。

  记:你们是往哪儿走的旅客?

  旅客1:郑州的。

  记:你看到西客站的北广场有这么多人这样坐在这里,你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是吗?

  旅客1:嗯。

  记:很正常?

  旅客1:对。车站嘛,本身就是客流量最多的地方。

  记:车站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是吗?

  旅客1:对。

  记:先生您好,问一下,您觉得北京西客站的环境怎么样?

  旅客2:我觉得,怎么说呢,因为人多了,所以环境不是很好。比如说人比较多,环境比较脏;很多人的包都放在地上,人都躺在地上。感觉很不好,不像是在首都机场。你可能去过吧,那边感觉不像这边似的。可能是人太多的原因吧。我觉得是不是能够控制一下?扩建一下什么?

  记:你不觉得西客站已经够大了吗?

  旅客2:我觉得是挺大的,但是很多地方都还不完善。怎么说呢,因为我本身是军人。我觉得西客站的军人候车室很不方便。因为我在北京已经呆了十多年了,我今天第一次知道北京西客站有军人候车室。

  记:你觉得这是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的原因吗?

  旅客2:我觉得这是一方面,很多服务人员的态度也是一方面。因为我们不管是买票的时候还是托运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多时候我都无法接受。

  旅客3:我一般出门儿都自己订票,很少到站台买票。不过这方面问题确实很多。黑票、黑车呀什么的。

  旅客2:比如说如果买票的话,我在候车站的那个大厅往里走,我刚走到一半儿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里面,就有人过来问我:“哎,要票吗?到哪儿的?”那我一般都不怎么爱理,可能不太相信吧。不知道他的票是真的还是假的。

  旅客4:环境太嘈杂。

  旅客5:人多呀。人多。

  旅客4:休息不好。休息差。

  旅客6:人多,就是那点儿乱乎劲儿。

  长悦:看来现在西客站的问题还真不少。刚才覃越也采访了一些来西客站旅游的朋友,或者出差的朋友。其实今年的5月10日,13对列车从北京南站“搬家”到了北京西客站,使这座曾经的“亚洲第一大站”运力几近极限。而此前,北京西站已走过了十年“瘸腿之路”,出现了甩手工程与体制之弊形成的旅客进出站难等“四难”问题。刚才我们从简短的录音当中已经听出来了,很多朋友在西客站的经历,或者对西客站的一些牢骚吧。

  泽华: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从2005年起,两组专家各自历时一年,分别从同角度剖析西站困局,各自形成了他们的专家报告,并且备受北京高层重视。对此,市长王岐山做出批示,指出西站管理已成“顽疾”,要求在奥运前作为窗口进行建设。那么专家们的调查研究报告里都写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今天的节目邀请到了《北京西站地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研究组的负责人,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室主任唐鑫。欢迎您。

  唐鑫:你好,谢谢。

  长悦:那不知道收音机旁的您是否到过北京的西客站?对西客站的感觉如何?都可以把您的感受和经历告诉我们,参与到我们的节目讨论当中,我们的短信发送方式是th+9500168。

  泽华:刚才我们说了,来北京的朋友,可能有一半左右都是从北京西客站出来的,大家对北京西客站也是有印象的,我们也去过北京西客站。我们首先想问问唐主任,西站怎么那么乱呢?一进去感觉人满为患,而且是四通很不发达。

  唐鑫:是的。北京西站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首都北京的西大门和重要窗口。目前呢,该站的日均客流量是13.4万人次。春运、暑运或者是五一、十一呀等节假日高峰时期,达到了25万人次。那么这样一个客流量庞大的西站无疑是一个繁华而又非常复杂的地区。它的社会治安和稳定直接影响着首都的公共治安和秩序。这里面的主要问题,去过西站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就是“黑车票”、“黑出租”、“黑托运”、“黑旅店”、“黑寄存”、“黑电话”六黑问题,这是主要的一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下面再跟听众朋友们慢慢介绍。

  长悦:我想,唐教授做这个课题,应该是跑了西客站跑了不少次吧?

  唐鑫:对。

  长悦:在西客站也做过车吧?您除了这“六黑”以外,还有别的感受吗?

  唐鑫: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就是“出站难”的问题。进站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咱们去过西站的人都有感受。进站的时候它有维持秩序的,出站的时候相对来说,管理是比较薄弱。再加上咱们疏散旅客的交通工具要少一些,就形成了出站难的问题。我有一次春节的时候从外地回北京,我算了一下。

  长悦:那个时候是客流高峰了。

  唐鑫:对。客流高峰的时候。因为我搞这个课题呀,我就特意去体验了一下,我数了一下,花了一小时十分钟。

  泽华:从西客站出来?

  唐鑫:从下火车到最后我打上车。

  泽华:一小时多一点儿。这个怎么那么像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的那句话,你想进来容易,想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唐鑫:咱们到西站的旅客都有体会。就是去年以前吧,咱们西站的地下出口就像一个大迷宫一样。

  长悦:很混乱。

  唐鑫:对,加上出租车少,公共汽车少等等吧。

  泽华:唐主任也去过全国不少的大中城市,经过对比,您觉得那个城市的车站比较好?

  长悦:给您留下印象比较好。

  唐鑫:就咱们国内来说,相对来说,我觉得咱们上海的车站和南京的车站是比较不错的。

  长悦:管理比较有序。

  唐鑫:对,管理比较有序。

  泽华:嗯,刚好一会儿我们也要连线上海记者站的记者,让她给我们说说,上海火车站怎么个好法。我们也来学一学。

  长悦:其实我们刚刚也说到了各个城市,我们接下来就连线广州记者站的黄少焕,来了解一下广州的情况。

  电话连线——广州记者站黄少焕

  长悦:少焕,你好。

  黄:长悦,你好。

  长悦:我们都知道广州火车站以前的管理一直都很混乱,抢劫、偷盗、倒卖火车票等不良社会现象都会出现在广州火车站或者其周边,那么近来那里是否有一些变化?

  黄:应该说,变化是非常非常大的。作为过去来说,五年前吧,确实是很乱,当地人都不愿意在那里久留的,一到了马上就走了。现在从整个火车站来说,从火车站的候车室,包括火车站的广场,这方面的秩序都比以前好多了。在火车站内包括广场已经是看不到这种抢劫呀、倒卖火车票呀等等这些陋习的东西,秩序是非常井然的。

  泽华:主要采取了怎样的有效地措施来治理?

  黄:我先说第一个有效地措施吧,它是将候车室内所有商业点都撤销了,挖掘了潜力,扩大了候车室的面积。从过去的一万两千平米扩大到一万六千平米,变成了十个候车区,一个母婴室。那么乘客在火车开车的前三个小时才能进入候车室。因此火车站的大门多设了一个检票卡。来保证候车室不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第三个就是乘客进入候车室以后,有非常明显的告示牌告诉你,你所要乘坐的列车在那个候车区去等候。整个候车室的秩序都非常好。

  泽华:这样的话就不让人们随便走,那么会不会候车室外面的人就变得多了?

  黄:火车站外面的情况是这样,虽然是火车站的问题,但是也是整个地方的事情,它是一个窗口。它的好与坏影响着整个地方的形象。所以广州市政府对广州火车站的广场进行了一个治理,禁止乱停车乱摆放的现象。整个广州火车站都增加了这种摄像头和警力,尤其是春运期间在整个广场还设立了临时的候车区。这样的话,就减轻了火车站内的压力。这些年来,火车站的环境是逐步逐步在改善。这些年来平平安安的迎来送往了南来北往的旅客。

  长悦:我们也知道,广州火车站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计划流量是每天2万人,而据我们所知,现在流量已经超过了5万人,这是否也考验着广州火车站?

  黄:是的,以前设计的日流量是两万人,现在每天都超过五万人。这个客运压力对于整个火车站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整个工作人员每天都是高度紧张的在进行工作,稍微有一点闪失,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们每天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他们在大门口有一个卡,在里面候车室有一个卡,火车开车前45分钟,旅客可以提前进站等车。

  泽华:谢谢少焕给我们发来的报道,我们来看一下短信平台。各行各业的都有。来自包头尾号是1136的这位大学生他说,回家都要经过西站,他说比较郁闷,每次经过都要在西客站等55分钟。

  长悦:停55分钟,可能是这个所有经过北京的火车都要在中途停一会儿。可能还会有人要上车、错车什么的。

  泽华:还有来自呼和浩特,手机尾号是6033的这位朋友,他说:西客站真的是气势庞大,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车站。但是管理太差,作为首都的车站,不应该这样有很多违法的现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加管理。

  长悦:我们刚才说的广州火车站在政府的大力整顿下,已经面貌一新了。与广州火车站的有所不同的另一个代表火车站就是上海火车站。那么在半点新闻和广告之后我们马上连线上海站的记者杨静,看看上海火车站的情况?

  泽华:听众朋友好,欢迎在广告之后回到节目当中,继续收听《直播中国》。我们今天说到的是北京西客站的话题。我们今天现场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室主任唐鑫。刚才我们连线了广州火车站。广州火车站这几天年通过政府的治理,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观。现在已经很不错了,那么我们刚才提到了说上海火车站也不错,但是上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往的人也是非常多,那么上海火车站有没有因为人多而变得混乱呢?我们来连线上海记者站的杨静。

  电话连线上海记者站——杨静

  长悦:杨静你好,我们都知道,上海是一个经济之都。每年的会议不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是源源不断。那么上海火车站的整体情况怎么样?

  杨静:整体情况刚才那位专家也提到了,上海的整体还是不错的。就是在五年前就为了缓解(火车站)停车难的问题造了一个很大的地下车库。就是所有到达火车的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必须在地下走,必须停在地下车库的通道里面。这两年呢上海也从软环境和硬环境出发,比如说这段时间是淡季嘛,那么上海的售票大厅就在改造当中。那么作为今年的十大综合管理任务之一呢,相关部门也打算在上海火车站的南广场建立一个很大的地下车库,可以使所有的旅客从车库直接到达站台,来减少上下换车认的流量。另外从软环境来讲,从今年的下半年到2008年来说,上海火车站就是来解决购票插队,还有来客住宿,无票进站,还有在候车室躺卧等现象。管理方也希望能够克服旅客的这些陋习。

  长悦:克服这些陋习,应该说上海火车站的这些管理应该说还是比较有序的。

  杨静:对,这些年来,也一直非常注重这方面的管理。

  长悦:好的,非常感谢杨静的报道。

  泽华:我们听到上海火车站的旅客流量也很大,但是人家那里是秩序井然。比北京的的西客站好多了。

  长悦:刚才我们听到了广州和上海的情况,有些问题看来是通病,不过当地政府也都采取了一些有效地措施进行了很好的解决。那么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继续说说西客站,我还是想问问我们的唐主任,您觉得西客站的这些问题出现,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唐鑫:西客站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从大的方面讲,它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出现的一个问题。那么就它这个目前的六黑问题和其它问题来说,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一个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它这个西站管委会身份尴尬,为什么身份尴尬,是因为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西站管委会它是一个正局级的事业单位。级别很高的,但是由于它是事业单位,它的职能要履行起来就很困难。它要指挥下面的公安局呀、工商局呀、它有难度。他们是政府职能部门,那么西站管委会不是。

  长悦:火车站它需要综合管理,那么在综合治理的时候,很多时候就需要这种条块分割的部分。

  唐鑫:西站这块儿呢跟北京其它站还有外地的火车站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西站它是一个很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横跨三个区。海淀区、丰台区、宣武区。它的地理位置很独特,而且投资主体也有问题。就是计划经济下面铁道部投资了三十个亿,北京市政府投资了三十个亿。进站系统是铁道部投资的,就由铁道部管,出站系统是北京市政府投资的,就由北京市政府管。这样就造成了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和不到位的情况。

  长悦:了解了北京西客站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是西安记者站,来了解一下西部城市的火车站情况。

  电话连线西安记者站——王朝宇

  长悦:朝宇你好。

  王:你好主持人。

  长悦:据我们所知,之前西安火车站门口总是堵车,最近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改观呢?

  王:最近应该说得到了一些根本的改观。昨天下午我去送人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基本没有发现堵车的现象。以前呢,西安火车站因为人、车、货混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堵车。后来有关部门采取了有效地措施进行分流定点管理。分流呢,比方说在火车站的正前方开辟了很大的一块儿地方专供旅客进出,任何车辆不得进出。那么车辆怎么办呢?在火车站的东西两侧开辟了两个停车场,让车辆定点停放。过去旅游车随走随停,经常为了抢座,随便走,随便停。那么现在专门开辟了一条旅游车道在广场定点搭载旅客。另外还有一些就是长途汽车呀,也都定点开放了停放点。这样的话,就进行了人车分流了。

  泽华:就是进行比较有效地分类管理,很多问题都会解决好。另外,我们也了解到,之前你出国在加拿大居住了一段时间刚回到国内,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火车站的情况?

  王:我在那里工作学习的时候,也去他们的火车站看了一下。他们的火车站总的来说管理是秩序井然,当然他们的客流量很少不如咱们多,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整个全国的人口还不如我们陕西省一个省的人口多。但是在管理上,他们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感觉非常深刻的就是他们的火车站的公共信息提供的非常的准确。

  泽华:怎么讲?

  王:就是,进入火车站,无论它的各种路的标识还有各种设备的标识,它是随处可见。

  泽华:即使不用问别人,也能看得很清楚,对吧。

  王:对。然后呢,它在很多地方摆放的都有宣传的小册子,比如列车时刻表,这个站到那个站的区间的时刻表、旅游指南,甚至是急救指南,这个信息它提供的非常充分。然后呢,咨询台24小时都有人负责接待。对比一下我们国内的火车站,就总有人问:哎呀,火车几点到,几点开呀,等等,造成了人为的拥挤。

  长悦:从加拿大火车站来看,它的公共服务应该说做得非常充分。

  王:对。另外还有一点我感受很深的就是它的执法非常严格。火车站因为来往客流很多,还有车流。那么以前在中国,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执法上的讨价还价,这个我们是屡见不鲜。那么在加拿大这边执法是非常严格。比如说你要停车,你要在公共停车场停车,不过那里离火车站有点儿远。如果你要想就近停车,那么它在路边划定了车位,每一个车位上面都有一个表。这个表规定了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可以停车,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不可以停车。那么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停车的时间段,你是绝对不能够停车的。

  长悦:否则的话就要收到罚单了。

  王:嗯。这个罚单呢,虽然没有警察在,但是你必须去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长悦:其实从刚才朝宇介绍加拿大的这个情况,我们想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值得我们北京西站借鉴,甚至是全国的很多火车站来进行借鉴的。好的,非常感谢你把这个情况介绍给我们。谢谢!再见。

  泽华:你看,人家那里标识都很明确,也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我们这里还有火车站乱收费的现象,或者有的时候说,这个停一小时五块钱,那个停一小时两块钱。这样一来车子就停下来了,于是就造成了拥堵。

  长悦:对,刚才也说到了西安火车站的堵车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我们刚才除了说西客站的管理混乱现象,还有一个没有说到的问题,就是西客站的拥堵问题。不管是车站内还是车站外。我们还是先来听覃越采访的一段录音。

  记:您觉得那边的交通环境怎么样?

  司机1:挺堵的。就是车多、客流量大、车流量大。那是一个堵点儿。高峰时期往那边儿更堵。

  司机2:有的时候高峰期的时候,那个口都进不来,都堵住了。

  司机3:从西往东这个卡子这儿爱堵车。

  记:堵车您还愿意来?

  司机2:没办法,尤其像我们这车,我们这车,那怎么吧?

  司机1:我就是干这个的,不去不成呀。

  司机3:别的地方没地儿拉去呀。有的时候拉活儿拉过来了,就在这儿排一个。

  记:要排多长时间?

  司机3:这个没准儿,有的时候45分钟,有的时候一个小时。

  记:一般能拉到去哪儿的活儿?

  司机3:很近。一般超不过20块钱,十多块钱左右的样子。

  记:为了这20块钱排一个小时。

  司机3:嗯,有的时候是这样,有的时候时间短点儿。

  长悦:刚才我们也听到了被采访对象说火车站挺堵的。我觉得泽华也走过这条路?

  泽华:走过走过。

  长悦:深有体会吧?

  泽华:是的。我们就想问唐主任,按说西客站北广场的马路已经很宽了。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西客站门前目前的这种拥堵?

  唐鑫:西站形成拥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甩项工程”。就是按照原规划设计方案,没有落成的工程。

  长悦:就是构造不全,简单的说。

  唐鑫:就是没有完全按照原设计的计划。它原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再加上又没有按照原设计来进行规划,所有又打折扣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吧,一个是南广场到现在也没有投入(使用),但是我最近得到一个消息,说南广场很快要投入使用了,要打通了。他原设计是南北对开的,就是北边可以进站,南边也可以进站。但是现在咱们旅客只能从北边进站。

  泽华:要是从南边进站,要从下边走过去,绕很大一个圈子。长途跋涉到北边才能进站。

  唐鑫:对。随着北京南城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呀,南广场打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一个就是地铁的问题。原设计是有地铁的。这么大一个火车站没有地铁输导交通。

  泽华:全靠路表面输导交通,压力很大。

  唐鑫:对呀。做为公共交通,无非是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没有地铁,而且附近没有长途汽车站。人家外地的旅客要辗转去其它地方转车。

  长悦:比如说六里桥,或者是要转到北京站的一些旅客,所以整个造成了它这里的交通压力非常的大。我可以说我每年都要去西客站,因为我父母经常来往北京,有的时候要在客流高峰的时候去接他们,或者去送他们。从莲花桥一转上去就开始堵车。

  泽华:开车就是一步一挪。

  唐鑫:我们知道,交通拥堵本身就是北京的一个顽症吧。西客站呢就更突出。

  长悦:北京西客站的进站难,出站难,接人难,停车难。而且有的时候,高峰期间还是不允许接站的。可能是客流高峰高,而且它也无法承载这么多的人。

  唐鑫:特别是你自己不要开车去接。

  长悦:这是对很多朋友的一个提醒。和北京一样,到过香港的朋友对香港的火车站都不会很陌生了,香港的火车站位于红堪,那么是否也会有和北京一样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连线香港的记者原杰:

  电话连线——原杰

  泽华:原杰你好。据我们所知,香港火车站位于红堪。离我们大家熟悉的红馆是不是很近?

  原:就在它的旁边。

  泽华:也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一般来说,繁华的地方都堵车,那么香港火车周围是否堵车?

  原:香港应该说不堵车。昨晚我还特别去了一趟红堪火车站。刚好昨天晚上红馆有活动,交通是非常的畅通。

  泽华:有活动还非常的畅通?

  原:对,对。

  长悦:那是有什么非常有效地措施?

  原:我觉得香港是这样。它现在的红堪火车站是75年才启用的。最早的红堪火车站是在九龙的尖沙嘴,那么这个火车站是为了搞现代化设施兴建起来的。但是尽管是上个实际七十年代产物,但是到了现在它依然是不过时。它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香港人多地少。在红堪火车站没有站前广场。它不像内地的很多火车站,门前都有一个很大的广场。

  泽华:那么大量的旅客到了火车站之后应该去哪儿呢?

  原:从站里出来的时候就都被分流了。红堪火车站有四个出口分上下两层。每天大概要有20万左右的客流量。那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上下a、b、c、d四个出口分流了人群。

  泽华:哎,内地很多地方都是有出口,但是不让你出。

  原:内地是有三个出口,给你封起来两个,好像那个检票员就特别喜欢看人排队似的。另外我觉得它在后期的管理上也非常注意。它真的是把服务与企业的管理效应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红堪火车站呢,它是归香港的九铁公司管的。那么九铁公司专门是成立了一个乘客联络小组,它这个小组是由多方人士来组成的,有常设的和非常设的。职务高的,有学历高的大学里面专门搞管理的博士教授之类的,其他还有什么家庭主妇呀,学生呀,都是它这个联络小组里面的人。而且它这个联络小组非常的正规,每年还要出年报。它定期向九铁提出乘客有哪些意见,然后九铁要给它一个整改回复。你比如说前年,马鞍山地铁开通的时候,他对分流,大家都有意见,然后就像九铁提出意见,说这里第一个不方便,第二个浪费时间,你是不是换一个月台就好了?马上就有反馈,说在什么什么时候会有第三站台了。那么使用这个站台之后,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另外还有你出来以后,怎么接泊公交车呀,接泊巴士呀?哪些地方可以开一些免费的巴士呀?让大家坐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客流的分散。这全都有比较细致的分析。

  长悦:可见香港火车站的管理是科学有效而且管理到位的。而且车站的设计也值得我们内地火车站来借鉴。好的,非常感谢原杰为我们带来的报道。

  泽华:刚才我们通过几次连线,连线了香港、上海、广州等等,感觉人多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在于管理。但是现在我们在节目的一开始也说,我们的市长王岐山也是做出重要的批示。说这个西站的管理已经是个“顽疾”,要求在奥运会之前,把它做为窗口进行建设。唐主任,这个是不是我们现在已经很重视了?

  唐鑫:对。市委市政府对于西客站的问题非常重视,对我们的研究成果做出了一个重要批示。他要求,要一定要下功夫,在奥运前,作为重要窗口来建设好。那么具体的措施呢,我拣最重要的介绍一下,就是地铁线的开通。

  长悦:那几个地铁线?

  唐鑫:一个是地铁9号线。9号线现在已经通过了市规划委的审查。一期工程起点定为北京西站,向北与地铁1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交叉,终点为首都体育馆。 另外一条就是要在2008年前建好的,北京西站至北京站的之间的地下铁路。这条线建好以后,就能够大大缓解西站交通拥堵的问题。

  泽华:能够很好的疏散客源了。

  唐鑫:对。咱们感觉这是为奥运服务的很重要的一条线。

  长悦:那还有咱们说到的那些管理混乱的问题,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唐鑫:这个“几黑”问题,它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在那个火车站都有的。并且火车站历来呀,从历史上来看都是各方利益搏击的地方。各种利益集团都想在那儿获利的地方。所以往往它也是社会矛盾比较激进的地方。王岐山市长说了,这是“顽疾”嘛!所以要治理,就要下大功夫。市委市政府这一方面都有考虑。你比如说现在他们西站管委会都请了清华大学来给他们做一个硬件的规划。这个规划方案听说马上就要出来了。

  泽华:我们也期待着这个方案的早日出台,最主要的是能够落实。不要像以前一样再打折扣。

  唐鑫:对此呢,希望听众朋友们一定要有信心。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了。

  长悦:手机尾号是0438的贵阳听众说,我每次放假都要经过北京西站,感觉很脏而且很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整治。今天我们讨论中,刚才嘉宾也说到,北京市政府已经引起了重视,相信北京西站能够有一个改观。

  泽华:我们也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所有来北京的朋友从一出北京西站就能有一个好的心情。无论是旅游或者什么,首先第一印象非常的重要。我们期待着北京西站管理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长悦:今天直播中国上半时段到这里就结束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